第22页

1983年,派拉蒙盈利141亿美元,而1973年,这个数字是3900万。派拉蒙在6大制片厂中的排名从倒数第一跃至第一。曾在18个月内,拍出20部卖座片。仅仅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就赚了2246亿美元,而其拍摄费用共为4900万美元。迪勒改变了派拉蒙的命运,其成功的明显标志之一是,1980年,在5部获奥斯卡最佳提名的影片中,有两部是派拉蒙出品。迪勒说:“当电台宣布提名的时候,我正开车去制片厂,听到这个消息,我差点撞到了墙上。”

10年后,迪勒进入福克斯公司,与传媒大亨默多克共同创办福克斯网络,并在几年内将其打造成全美第四大电视网。到1992年,时年50岁的迪勒已成为好莱坞风云人物。但福克斯电视网的效益持续下滑,让他倍感失望,50岁生日刚过,迪勒就做出辞职的决定。他把目光放到了方兴未艾的电视购物,他却从电视购物节目中预见到未来商务的发展趋势——只需与屏幕互动,就能轻松实现购物。同年,巴里·迪勒加入了qvc,出任该公司的ceo。

巴里·迪勒的横插一杆让维亚康姆公司与马丁·戴维斯的谈判变得很被动,原本商议好的价格在第二天的谈判桌上就被马丁·戴维斯立刻否定,这让萨姆纳·雷石东感到大为光火。他就此事征询正在洛杉矶的萧逸臣,得到的答复却是维亚康姆必须从巴里·迪勒手中夺得派拉蒙。萧逸臣告诉萨姆纳·雷石东,公司已经别无选择。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维亚康姆的发展速度至少要比之前的计划慢上两年。而两年的时间,很多情况都会发生变化。

这边维亚康姆公司的高层在犹豫,另一边巴里·迪勒却在积极和马丁·戴维斯进行接触。尽管与老板马丁·戴维斯意见不和是巴里·迪勒离开派拉蒙的主要原因,但巴里·迪勒和马丁·戴维斯的私交一直不错,而且马丁·戴维斯也很乐意看到康姆公司公司多出一个竞争者,两强相争的结果就是抬高派拉蒙最终出售的价格,对于这样的结果,马丁·戴维斯是乐见其成的。

起初萧逸臣对这件事并不是很重视,在他的记忆中巴里·迪勒确实参与了收购派拉蒙的竞争,但维亚康姆公司才是最后的获胜者。在萧逸臣看来,qvc自身的实力根本无法和维亚康姆公司相提并论,当事情远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简单。就在这时,萧逸臣与朱丽亚·罗伯茨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

由于萧逸臣这段时间一直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在朱丽亚·罗伯茨的身边,开始她还经常给萧逸臣打电话,但后来朱丽亚·罗伯茨的电话就渐渐的少了。开始萧逸臣心中确实有些疑虑,但他并没有朝坏的方面去想。直到萧逸臣看到一条有关朱丽亚·罗伯茨的报道,他才意识到了自己感情的危机。

报纸上《qvc总裁携好莱坞当红影星朱丽亚·罗伯茨出席某富豪的生日酒会》这个醒目的标题刺痛了萧逸臣的心,他不明白朱丽亚·罗伯茨到底想要干什么。但他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他试图说服自己,这只是朱丽亚·罗伯茨的一个普通的应酬。

然而接下来的一些列报道,让萧逸臣再也忍不住了。朱丽亚·罗伯茨频繁的和巴里·迪勒出现在各种场合,照片上的朱丽亚·罗伯茨看上去很愉快,她好像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个年龄是她整整两倍的男人正在和萧逸臣展开一场利益的争夺。自尊心严重受损的萧逸臣在电话里和朱丽亚·罗伯茨大吵了一架。萧逸臣觉得两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他再没有给朱丽亚·罗伯茨打过电话,两人的关系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僵局。

就在萧逸臣心情糟糕透顶的时候,巴里·迪勒的心情却很愉快。事实上他最近的心情一直很不错,先是他的出手干预让维亚康姆公司和马丁·戴维斯的谈判告吹,然后是自己一直仰慕的好莱坞当红女性朱丽亚·罗伯茨竟然主动提出和他约会,并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这让已经年过50的巴里·迪勒心花怒放,他仿佛又找回了年轻时那种指点江山的豪情和气魄。商场和情场上的双丰收让他这几天春风得意,他频繁的带着朱丽亚·罗伯茨出席各种各样的酒会,急不可耐的想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魅力不减。

终于在两人交往半个月之后,巴里·迪勒向提出了朱丽亚·罗伯茨求婚,可他精心准备认为可以马到成功的浪漫求婚并没有打动朱丽亚·罗伯茨,她告诉巴里·迪勒自己还得考虑考虑。

“哥哥,我该怎么办?”朱丽亚·罗伯茨很无助的看着自己的哥哥。

“朱莉,我认为你这是在玩火!”克里·罗伯茨很严肃的告诉她,“你这样会深深的伤害xylon,甚至会永远的失去他!”

“我当初这么做也只是为了引起xylon的注意,他只顾忙着自己的事,丝毫不关心我们的感情!”朱丽亚·罗伯茨解释说。

“朱莉,xylon是一个男人,他有他的事业,你不可能指望他永远陪在你的身边!”

“但是他也不能那样多我毫不关心,我们恋爱还不到半年,他就这样对我,那么以后我该怎么办?”朱丽亚·罗伯茨委屈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