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和马克不同,卢卡斯与斯皮尔伯格很早就认识了,卢卡斯的意见,斯皮尔伯格还是乐于接受的。卢卡斯介绍完他的整个方案,斯皮尔伯格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却意味深长的看了萧逸臣一眼,“要不是知道卢卡斯的为人,我真会怀疑你们之前是不是认识?”

“你这是什么意思?”卢卡斯现在被弄得是一头雾水。

“老伙计,说出来还真怕你不相信,你刚才的那一套方案,xylon之前就和我详细的讨论过,在技术层面上或许他的想法没有你那么成熟,但在整个特效在影片中的应用,你的方案还没有xylon的大胆。他提出完全可以抛弃模型,只要搭建基本的恐龙骨架,将数据输入电脑,在电脑中模拟其运动的姿态,然后再依靠数字合成技术给恐龙盖上肌肉和皮肤,一头真实的恐龙就诞生了!我之前还觉得他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但你提到的数字合成技术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斯皮尔伯格解释说。

“可数字模拟合成是我们公司刚刚才研发出来的特效技术,你是怎么知道的?”卢卡斯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事实上我并不知道贵公司已经开发出了这项技术,我当时只是根据电脑技术的发展和电影特效相结合提出的一种假设,我认为这是电脑特效发展的必然趋势。”萧逸臣很大胆的做出了断言。

斯皮尔伯格点了点头,证明萧逸臣没有说谎,卢卡斯这才感觉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我承认xylon的想法很超前也很大胆,但是有一个问题,数字合成技术还不成熟,要做到xylon所说的那一步,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卢卡斯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萧逸臣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说服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最好机会,“《星球大战》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电影工业的格局已经因特效而彻底改变,仅从商业电影的角度而言,未来的电影发展就是数字特效大展身手的舞台。我可以在这里和在座的两位打一个赌,未来二十年内最卖座的影片,都将是视觉特效大片。这部影片,最有可能成为电影特效史上继《星球大战》之后又一座里程碑,而即将决定这部影片命运的两位,却在因为一点点困难而犹豫不决,这让我感到很好笑!”

“你认为这个方案真的可行?”斯皮尔伯格把征询目光投向了卢卡斯。

“我只有三分的把握!”卢卡斯实话实说。

“三分把握就足够了!”斯皮尔伯格站起身来,他终于做了最后的决定,“我很喜欢冒险,而且我的运气一向不错!”

确定了影片的拍摄方式之后,剩下的就只是执行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剧组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期间卢卡斯又来找过萧逸臣,两人谈论的都是对电脑特效的一些看法。在交谈中萧逸臣发现,卢卡斯不仅精通于特效技术,对特效的认识也很有见地。卢卡斯认为视觉特效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制作上,其观念上的突破对电影工业的推动作用也非常巨大。

在萧逸臣印象中,在第一部《星球大战》里,卢卡斯就提出“二手未来”概念。在此之前电影里涉及到的未来世界,都非常干净漂亮整洁,一切都像是从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星球大战》里第一次将高科技表现得有真实感,累年的建筑外表早已经破败不堪,用过的飞船表面坑坑洼洼,酒吧里聚集了佩戴着各式旧武器的各类生物,观众们一下子觉得很有亲近感和亲临感。就连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也承认,《星球大战》“让我终于明白如何让未来产生质感”。

而萧逸臣对特效的发展趋势的看法也给了卢卡斯很大的启发,尤其萧逸臣提出未来的电影很可能百分之百由数字合成,所有的拍摄都将在摄影棚里完成,自然背景只需要后期叠加即可,这给了卢卡斯很大的震撼。同时萧逸臣在无意中提到了3d动画的发展,他为卢卡斯在1986年卖掉了光魔内部一个叫“计算机动画小组”的电脑部门深表惋惜。萧逸臣知道那就是后世动画制作大腕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前身。他认为3d动画将另外一个角度改变了动画电影的格局。但卢卡斯对3d动画并不感兴趣,他更为看重增加照片真实度的电影特技。

通过这几次谈话,萧逸臣和卢卡斯对双方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彼此的印象也很好,这也为后来两人进行合作打下了基础。

在此期间一次热带风暴从夏威夷群岛擦身而过,这让小岛上的剧组成员共同经历了一次大暴雨的洗礼。由于事先收到了暴风雨预警,剧组并没有人员伤亡。萧逸臣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么猛烈的自然气象,让他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大自然强大的破坏力,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显的那么的微不足道,这开始引发他关于人类与自然的思考。

暴风雨过后的几天,由于地面积水的缘故,外景拍摄不得不暂时停止,这让萧逸臣有了很多空闲的时间。《老友记》第二季的创作也在这段时间接近尾声。剧本创作完成之后,按照库勒之前和詹姆士约定的价格,他将获得超过250万美元的收入,如何处理这笔财产,将是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