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休听后也是点了点头,李渊给他的时间很宽松,只要在他死之前能够再见李元吉他们一面就行,按照原来的历史上,李渊好像还有两年的寿命,所以他也不用太着急,当然如果两年都没想出办法,那就只能对不起李渊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休也尽量的帮李渊想办法,不过想来想去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这天秋高气爽,他呆在家里也觉得气闷,于是就带上钓竿来到河边,什么也不再去想,打算彻底的放松一下,专心钓鱼。
不过就在李休刚把钓竿放下,却忽然看到河对岸的田地里有些异样,这让他先是一愣,随后就扔下钓竿,踩着小桥过了河,结果只见在对面的这片田地里,竟然长着一株株如同小树般的植物,植物上宽大的叶子已经落下,只剩下一个个骨朵开着洁白的花,正是李休离开前,希望可以从西域引进的棉花。
“没想到朝廷已经引进了棉花,杨兑他们的运作倒是挺快的!”看着眼前这片不大的棉田,李休也不由得十分惊喜的自语道,这里是农部的试验田,平时有什么作物都会在这里试种。
想到棉花日后的前景,李休也十分的兴奋,当下再也无心钓鱼,迈步就想往农部衙门那边走去,打算问一下杨兑他们对棉花的种植进行到哪一步了?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不远处的官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支骑兵从长安的方面飞奔而来,当李休看清这些骑兵时,却不由得轻咦一声惊讶的自语道:“竟然不是大唐的骑兵?”
第763章 义慈王子
“新罗人?似乎有些不像啊?”李休看着官道上飞奔而来的一队骑兵,当下也有些迟疑的自语道,因为这些骑兵很像他之前见过的新罗人,但是感觉一些地方又有些区别,而且看他们的样子,竟然像是冲着自己来的。
“燕国公!”就在李休疑惑之时,忽然只见骑兵为首的位置,一个中年人高声向他打招呼道,这个中年人明显是个汉人,身穿华服,正是当初被李世民派去倭国的使节高表仁。
“哈哈,原来是渤海郡公,一别经年,高兄的风采依旧啊!”李休看到高表仁时,立刻也高声笑道,同时也猜到了他背后的这支和新罗人有点像的骑兵,应该正是被他带来的百济使团,听说使团是由百济王子义慈亲自率领,所以有一队骑兵护卫也很正常。
说起来高表仁出使倭国虽然失败,但罪不在他,主要是倭王太过自大,不肯依照大唐的礼仪,高表仁不肯退让,算是保持了大唐的威仪,因此他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再加上他又出使了百济,使得百济主动派使团向大唐进贡,自然双是大功一件,所以他回来后就被加封为渤海郡公,以表彰他的功劳。
“燕国公说笑了,上次出使我可真是九死一生啊,光是路上就大病了三次,过海的时候更是遇到风暴,差点葬身鱼腹,能够回来实在侥幸,连贱内都说我出去一趟老了大半,哪里还有什么风采可言啊!”高表仁这时来到李休面前,然后苦笑一声道。
李休这时也发现,高表仁的确比当初老了许多,别的不说,头发都花白了,看样子他出使的路上的确吃了不少的苦,当下也不由得安慰道:“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高兄能够平安回来,日后仕途定然一片平坦,重振家门也是指日可待了!”
“承国公吉言,不过我今天来其实是想给国公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义慈王子!”高表仁先是向李休道谢,随后这才想到今天来的目的,然后指着身边一个华服的年轻人向李休介绍道。
“在下百济王子义慈,拜见燕国公!”只见这个华服年轻人这时也立刻上前向李休行礼道,虽然他身为王子,但却深知他背后的百济与大唐有多大的差距,别说是他了,连他父亲百济王来到大唐,面对李休这样的大唐重臣也要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