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唐雨笑道:“被那脱皮的药水浸泡下来,果然增加了宋浩指腹间的敏感度。我们正常下能辩得两三种脉象,他却能辩得五六种甚至七八种以上。那种脉中脉,不知道他是如何能辩得出来的。”

宋子和点头道:“非常之术,必有非常之法!古时医家脉道,也多是独悟而成,仅仅熟尽那些脉书是习不来的。宋浩的太爷爷在世时曾说过,脉理精微,阴阳妙变,人身万象自可以气血应动于脉口。心指融会之际,神意感应,可细察毫发之变,尽知人身诸恙。其中别有天地,脉道通神,便是如此了。”

宋子和随后又摇头感慨道:“脉理精微,其理难奥。现今中医界中真正懂脉者已无几人,可以说是濒临失传的境地了。脉道经络,医理方药,古今全能者又有几人啊!医道与天地通!也是少有人能感悟到这般境界的,多是沦为那般下乘医术了。道之不解,术之难明,虽有小效,难应万世的!”

“爷爷,你放心吧,过些日子我们便回白河镇创办天医堂去。以医应世之余,我也要将中医医道系统地整理出一种能令大众明白什么是中医的说明来,不能仅是在天医堂凭借几张方药治病救人就行了的。医为何物?现今百分之九十九的习医者都不明白的。”

第十一章 父母(1)

宋子和听了,欣慰道:“能脱出术外以道为,方能成就大医之道!能明白天人相应与万物通的道理就是入了道了!”

“丫头,你明白吗?”宋子和又笑着对唐雨说道。

唐雨应道:“是否可以这么理解,一张秘方,治病显效。但不知其中药物组成何以显效,只是持术施治而已,自然是落了下乘。若是能通医理药理,知其然而所以然,择症应时,随意变化,愈增疗效,便是入了大医之道了。”

宋子和笑道:“秘方无秘,路边一味枯草能治大病便是奇方。只要能懂得为何能应病治病就行了。万物皆可为药,皆可为所谓秘方之药。在我眼中,皆是好药!落叶秉肃杀之气,流水具上下之性,但为药引,皆可奏奇效。医者意也,便是如此了!”

老少三人,谈医论道,其乐融融,暂时隐去了开始时的那般沉闷的气氛。

吃过了饭,唐雨到厨房洗碗去了,也是她有意避开祖孙二人,令他们私下说会话。

宋浩沏了壶茶水来,和爷爷在沙发上坐了,他已感觉到爷爷要和自己说些什么了。

“宋浩,有件事情今天要和你说一下,你现在长大了,也是到了令你知道的时候了。”宋子和感慨了一声道。

宋浩听了,心中一痛,看来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果然是真的了。

“你知道那个天医集团的齐延年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吗?因为他是……”宋子和长叹了一声道:“因为他是你的亲生父亲。你本是天医门齐家的后人,真名叫齐浩。十五年前,一次意外之变,令你的父母无暇照顾于你,将你放在平安堂托付给我……”

“爷爷!”这一刻,宋浩泪流满面,起身跪到了宋子和面前,摇头道:“这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