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和见状,知其缘由,只要不是重要亲戚的饭局,便不拉了宋浩去了。人家问起,但说宋浩吃不惯老家的饭菜。
宋浩得了空闲,便打听到了一家木匠铺,订做了一个高半米,长宽一米的木制针灸铜人底座。天圣铜人的双脚下原固定有一块厚重的铜板,以便于铜人正立在地上,此时将那针灸铜人移置在底座上就可以了。接着宋浩又买了一段电线和荧光灯具,寻了一隐蔽处将电线接到了密室里。待灯具一安上,窄小的密室里立时通亮,立在那里的天圣针灸铜人身形上泛起了眩晕的光辉,尤是显得生动多彩。
宋浩数了一遍,天圣针灸铜人共标有354个穴位名称,与那史料记载相符。所有穴位处都凿穿有小孔,用发丝试探之,临近的同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多是相通的。“针入而汞出”,果然是真的。
自王维一铸成针灸铜人之后,朝廷医官院每年进行针灸医学针试,先将水银注入铜人的各条经脉中,体表涂以黄蜡,遮盖穴位处,应试者只要择穴准确,自可“针入而汞出”,实是神奇。可见那铜人被铸造得精巧绝妙,堪称鬼斧神工。
这时,宋浩产生了一个疑问,水银质重,灌注一条经脉里,上下当有压差,那么临近下面的穴位,其表面封涂的薄薄的一层黄蜡如何能封得住?便是能封得住,倘若点破下面的一处穴位,那么灌注在整条经脉里的水银岂不一泻皆出?虽然铜人是可以拆卸组合的,连接处同一条经脉是断开的,但是整个双腿部的经络要是相通的,这么长的距离,压差应该很大的,脚部的穴位所涂的黄蜡可是封不住腿上的那一线水银的。
抱着疑问,宋浩又将那铜人拆卸开来仔细查看。发现体腔内多有小孔,原是那水银是从体腔内注入进一条条细细的经脉通道里的。四肢部的倒是从体表的穴位处注入的。
发丝太软,宋浩又寻了根细铁丝,择了几个穴位向远处试探,竟然发现同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只有临近的三四个或四五个穴位相通而已,内里的经脉并不是一线皆通的,也不是原先想象的体表壁是中空的。
宋浩立时恍然大悟,同一条经脉上只有临近的几个穴位相通,水银量少,便可解决了因压差导致水银外泻的问题了,这从体表面是看不出丝毫异样的。如此精密至巧的工艺,铸造起来是该多么的麻烦。史料记载,天圣针灸铜人的铸造,历经三年始成,端的是至精至巧,神奇绝妙啊!
仔细端详整具铜人,自令人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那一点点的穴孔,清晰无比,似乎可以看到内里经脉中的气血运行变化,非此处不能有此穴,非此穴不能在此处。一目了然,周身穴明。
“学者临习,有一眼定穴之奇妙!果然是医家之神器!”宋浩惊叹道。
第十七章 洛氏魔针
冲脉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阳、少阴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至大赫……至胸中而散。——选自《奇经八脉考》
※※※—
面对天圣针灸铜人,并且同时参习《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浩静观领悟了十余日,忽一日豁然开朗,那便是一眼定穴的奇感。针灸铜人之妙,在于形体的标准,穴眼的准确,久观自给临摩者一种独特的感悟。以此为参照,人之高矮胖瘦,尤可在瞬间揣穴定位。先前宋浩在卫校学习期间,曾观察那真身的人体标本数月,在准确定穴上已有了很好的基础。如今再临摩天圣针灸铜人,便自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王维一铸针灸铜人的目的,就是令习针者能准确的定穴施治。此铜人经高手匠人之手,竟然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神韵和作用,具有了异常的灵性。临者静心,久观自可有一眼定穴的奇妙,似乎是人与铜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共鸣。此铜人果然是可以助医者长针力的,此医家神器,已属于灵异之物了。
宋浩得天圣针灸铜人之助,针力又长,指法尤是娴熟。以红布代衣将铜人遮之,择穴“隔衣而刺”,无不奇中。久之闭眼揣穴寻刺亦然。若是那有人在侧,定其位置,全身上下数百穴,当逃不过宋浩指间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