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5页

你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李治恨恨道:“尚书令似乎另有所指啊!”

韩艺讪讪道:“臣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没指,没指。”

李治瞪了他一眼,知道不能再装下去了,这小子太狠了,一上来就放大招,下回得问李绩,轻咳一声,道:“既然你们都赞成太子的建议,那就这么做吧。另外,既然这个建议是太子提出来的,朕就打算让太子跟着你们去学习一下。”

众人不禁一愣。

韩艺、李绩立刻站出来道:“陛下圣明。”

李治眼含笑意的看了眼韩艺。

李治这么做,其实是要释放两个非常重要的讯息。

其一,如今武媚娘的势力被清除的一干二净,显然武媚娘已经被打入冷宫,那大家难免就都会想,太子还是是不是那么的不可动摇,如果是的话,那投机主义就是充斥着朝堂。李治赶紧得表明态度,而这是一个施恩于臣民绝佳机会,李治前面气得是要大开杀戒,如果这时候李弘出来阻止,就可以凸显出李弘宅心仁厚的性格,大臣都是喜欢宅心仁厚的皇帝,李治方才都是故意那么说的,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只是在为李弘铺路。

其二,就是如今这情况,武媚娘是不能再用了,但她的权力该交给谁呢?当初武媚娘又为什么会掌权,不就是李治身体不行么,处理不了这么多政务,需要人来帮李治分担,这是客观的因素,如果李治龙精虎猛,武媚娘是不可能干预外庭的,李治对于权力迷恋,可不亚于武媚娘,不然的话,长孙无忌都已经怂成那样,他还是容不下长孙无忌。

李治本来也面临一个两难境地,按照目前的局势而言,这权力应该要交给韩艺这些宰相,但别说李治自己愿不愿意,韩艺也都不稀罕,尚书左仆射他都不想当,况且李治自己也不会愿意,长孙无忌才死了多久,他如何敢又将权力下放给宰相,那么李弘的出现,就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李治最初将权力交给武媚娘,也是为了李弘,毕竟武媚娘是李弘的母亲,父母的一切不都是留给孩子的吗,虽然是母子,但是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武媚娘姓武,李弘姓李,李弘参与政务,那是名正言顺的。

至于说武媚娘最终称帝,是李治导致的,那都是事后诸葛亮,李治哪里知道会这样,吕后都没有称帝,换谁都会相信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外人。

当然,李治最终采纳韩艺的建议,先让李弘从中学习,而不是要亲自上阵,但是这个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大臣们也都反应过来,赶紧站出来,齐声道:“陛下圣明。”

果不其然,李治因为李弘的建议,就收回了将李义府满门抄斩的决定,但其实算账的话,李义府家里也没有剩下几个人,因为他一家人都涉及到贪污,就是幼子李湛,还有他一个女儿没有参与,其余人都参与了。

但是这对于其他人是一个好消息,就连李义府的家属都可以饶恕,其他人就更加不用多说。而且审理此案乃是狄仁杰和长孙延,长孙延是最注重律法的,他们的标准就是但凡没有涉及到此案的人,就都免于惩罚,而且他们家中的奴隶,如果没有为非作歹,也都全部还良,给予良人身份。

这也是从未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