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仅仅在一日之间,关于毕正义一案就已经是传得是沸沸扬扬,当然,主角可不是毕正义,而是李义府,因为有确实证据证明那犯妇淳氏是在李义府府中被带走的,不管事实是如何,百姓也愿意相信,是李义府指使毕正义将淳氏给放了,谁叫李义府是中书令,况且许多证据都指向李义府。
此案倒不是什么大案,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但真是太离谱,简直无视王法,你身为中书令,怎么能够干出这种事来。
再加上有人从中添油加醋,说大理寺跟李义府狼狈为奸,阻碍刘仁轨审案。
这立刻引起的民愤。
民间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写文章抨击李义府,反正这法不责众,大家都在骂,你皇帝还能全部都杀了么。
实在是李义府的名声不怎么样,再骂也就那样,而且这些人也就能议论两句。
可是这给许敬宗、辛茂将他们添加了许多得压力,他们不比李义府,多多少少也顾自己的颜面。
与此同时,以杜正伦为首的许多大臣,纷纷上奏弹劾李义府,要求撤销李义府中书令一职。但他们不是说李义府指使毕正义,毕竟目前而言,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他们是弹劾李义府的生活作风问题,因为这事情已经暴露了,不管怎么样,淳氏是从李义府府中被带走的,这李义府又是中书令,这种事太有损朝廷的名誉了。
等于就是借民间言论,向皇帝李治施压。
魏国夫人府。
“皇后,那杜正伦竟然出恁地损招,将朝中的消息给透露出去,如今大街小巷可都在谈论此事啊。”许敬宗也是挺焦急的。
武媚娘也是轻轻皱了下眉头,她是李治枕边的人,当然知道李治心中的想法,杜正伦这一招确实有够狠的,令李治有些动摇了,这压力可是不小呀,但她却是问道:“关于那事查得怎么样?”
许敬宗一愣,道:“大理寺中唯有张睿册是太尉那边的人,可是案件发生时,张睿册并不在大理寺,而且他也很少过问大理寺的事,看不出这事是他在搞鬼。”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在昨日,中书侍郎李友益倒是去找过张睿册。”
“李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