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页

而整件事的关键就在毛鑫身上。

毛鑫从刑部出来的消息昨日就已经传开了,一时间又是议论纷纷。

虽然官府给出说法,是毛鑫自己要求和解的,不是刑部不作为。

但是民间对于这说法,是最不认同的。

大家都认为定是官官相护,官员迫于贵族的淫威,逼迫毛鑫和解。当这一言论得到大家支持,那大家当然都认为这事的受害者肯定是毛鑫,要是士族子弟的话,那官府岂会轻易罢休,这案件得多么铁证如山,官府才会逼迫对方和解,而不是倒打一耙。

各种阴谋论,说毛鑫在刑部受了多少私刑才被迫点头。

如此一渲染,寒门士子开始变得越发团结,因为你们这么黑,将人打的吐血了,都不闻不问,如果我们不团结的话,岂不是任由你们欺负,这其实寒门士子为求自保,抱团取暖,因为他们心想对方一定报复他们的。

这梁子已经结上了,只会恶性循环,只有继续抗争下去。

因此反士族的论调越发激烈,甚至有人批判刑部的寒门官员,没有骨气,给贵族当狗。

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搏一搏!

因为寒门士子其实就是百姓,只不过是读书人,也可以说他们是离百姓最近的读书人,百姓耳濡目染,肯定也站在他们这边。

四大家族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他们原本以为韩艺的反击只是就事论事,针对那拒绝的权力辩驳,引经据典是他们擅长的,他们就可以持续根据韩艺的言论,提出自己主张和思想,表现下自己的学识渊博,在批判韩艺的同时,还能增加自己的名望,一举两得,这买卖太划算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韩艺会这么大胆,对于什么礼法,什么拒绝的权力,那只字不提,直接挑起士庶之争,这就玩大了,面对日益高涨的反对声,四大家族也陷入恐慌中。

开场论道,必须开场论道!

……

“云景兄,待会崔老先生他们会在曲江池论道,你去不去听?”

“我说寒节兄,你怎还恁地不知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