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页

但是韩艺确确实拿足了八百贯出来,而且是他跟李治之间的事,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韩艺又继续道:“北巷还帮助一些为了大唐开疆扩土而导致残疾的士兵,谋求生路。而两市呢?只会将这些人当成乞丐一样轰出去。北巷给予一些穷人生计,给予一些穷人更好的待遇,而两市呢?就会剥削百姓,欺诈百姓。既然作用相同,当然是择优取之,如果要去除一个市场的话,微臣认为于德于理于法于利,都应该去除两市其中之一,而非北巷。”

高履行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像在作茧自缚。

第681章 最终目的

大臣们渐渐感觉到,大殿里面的气氛好像有些不对了。

不是在谈关闭北巷吗?

似乎现在讨论重心,是在于谈论关闭两市。

这是大臣们都不愿意见到的,道理很简单,两市是属于朝廷的,而掌管朝廷的就是这些官员,这操作起来,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北巷是属于韩艺的,你去北巷做买卖,你就得去求韩艺,一个是自己能够做主的市场,一个是要求人的市场,这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啊!

大家都慎重起来。

可是李治听得却是挺好奇的,问道:“你这于德于理于法于利,又从何说起?”

韩艺道:“其一,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市占尽天时地利以及先机,可是百姓却不爱去两市,更加喜欢来我北巷,可见两市是多么的不得人心的,那自然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朝廷应该顺从民意,而非置民意于不顾。”

高履行听得是哭笑不得,这分明就是你的纸墨吸引人,跟道德有什么关系。

这真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李治见韩艺一本正经的神情,差点笑了出来,瞎扯的这么认真,也真是让人无言以对,从失道者寡助这句话来看,倒也没有错,道:“继续说下去。”

韩艺又道:“于利,两市占据了那么大的地方,但是他们给国家做出的贡献,却远远不如我们北巷,我们北巷一个夜市城就帮助了上百人谋求了生计,另外,我们北巷给予那些没有土地的穷人的待遇,要远远多余北巷,倘若我们北巷拥有更大的地,那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为陛下分忧。”

谈私利,没有人会认同,要谈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利益,帮助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谋生,这就是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