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他的儿子吴应麟,兄弟吴三枚还在王彦手中。
前些年,明军曾对他进行招降,唆使他攻击豪格,然后明朝愿意封他为凉王,他本来打算虚与蛇委,把他儿子捞出来,不想他那傻儿子却写信骂了他一顿,说要与他一刀两断。
听说王彦特意找了老师,教授他儿子经传,吴三桂知道必然是王彦做了什么手脚,让他们父子决裂,便更加恨极了王彦。
信使一走,吴三桂看了看身后列阵的大军,又看见远处的慢慢靠近的红色,当即下令道:“传令大军,迎击上去,击溃明军!”
他一声令下,阵中军旗舞动,快马四出,在方阵的间隙内,扬起一团团的黄尘。片刻后,六万金军便开始缓慢的向前挺进。
吴三桂的战术比较简单,接近明军防线后,步军前突,打乱明军阵线,然后骑兵寻机会突入明阵,从而打败明军。
这与以前骑兵袭扰,然后冲击,步军看戏,正好反了过来。
恒罗斯城一战,给了吴军很多启示,他们结合与罗刹人交战的经验,重点分析了明军近些年的战阵变化,发现原来复杂的阵形,逐渐简单化。
明军现在的阵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线铺开的线列横阵,一种是龟缩的方阵。
这两个阵形互有优点和缺点,步兵对阵时,横阵能发挥出最大的火力优势,所以横阵要胜过方阵,而遇上骑兵,横阵则太过单薄,像根面条一样,所以他又比不上方阵。
这两种阵形,一克步,一克骑,各有优缺,相互间也能转换,基本已经满足了大军作战的绝大多数的要求。
吴三桂骑步各一半,等于两张牌都有。
如果明军主力去攻击金军正面的阵线,用来防守南线的人马不多,或者与他兵力差不多,他都觉得他要占据七成的胜算。
这时金军正往前推进,很快就拉进了与明军阵线的距离,而奇怪的是,明军阵线居然没有停下布阵,准备防守,而是同样向前挺近。
这让步军中,一辆被推动的望车上的金将王屏藩,微微皱眉,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