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堂内一下鸦雀无声,高友才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个情况变化得有点快,不过看王永强压箱底的明朝衣甲都翻了出来,那他估计是真的要降了。
高友才舔了舔嘴唇,他忽然看见屏风后面,有一双脚漏了出来,心里顿时一凛,忙笑道:“这事军门还需问我么,我自然是唯军门马首是瞻,军门说降,我自然也降啊!”
“哈哈哈!”王永强大笑着站起来,绕过帅案走到高友才身前,抓住他的手道:“好兄弟!你放心,咱们这算是举绥德、榆林两地而降,给明军在陕北提供了一个立足之地,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高友才脸上不自然的赔笑着,既然王永强决定了,他也没有其它的选择。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急忙跑过来,“军门,河东的那位胡先生又来了。”
王永强听了,松开高友才,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大明衣甲,“快请进来!”刚说完,他又挥了挥手,“不,我亲自去迎。”
王永强立时疾步向外走去,高友才见了,也只得连忙跟上。
两人来到门前,看见胡笑生站在府门外,王永强便大笑着十分热情的迎接上来,“胡先生,可把你盼来了,王某已经准备多日,就等为大明效力了。”
……
明军虽然从吴堡渡河,不过黄河中游水流湍急,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渡河,再加上物资运送困难,一天下来也就能运十多艘船,限制了明军渡河的规模。
陕北一地,千沟万壑,几千人往沟里一藏,找都找不到,明军进入陕北后,补给全靠运输,如果不能降服陕北的地头蛇,很难在陕北立足。
从吴堡渡河的明军,由大将李来亨为主帅,王光泰为副将,山西总督李建泰总理后勤运输。
两名将领都是顺系出生,李来亨自己就是陕西米脂人,老家就在绥德州附近,对于陕北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们都是五军都督府制定了五路攻金的计划后,抽调到山西,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明军渡过黄河,这意味着金军整个防御体系,出现了一个缺口,而王永强和高友才两个地头蛇的投降,又让明军迅速站稳了脚跟。
共治八年十月初,王永强、高友才忽然叛金归明,给了还在为关中事务焦头烂额的金国又一记重锤,金国面临的时局,立时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