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页

他原本是三千部曲,金国也朝廷只承认这个数目,分税时按着三千之数来算,可是王永强和其他所有军阀一样,都有扩充兵马的需求,一下就把部曲扩充到了五千人。

这多出的两千人,要吃要喝还要发军饷,置办器械,金国留下的税,根本不够他的开销,而榆林和绥德又不是什么富裕地方,他也不好搜刮,要是搜刮太狠,人口跑到别处去,那他也就得不偿失了。

军阀的权力来自于属下的人马,所以军阀总有扩充兵马的欲望。

王永强将人马扩张到五千之后,却没钱养,可把他给愁坏了,而就在他发愁之际,关中棉价大涨,王永强自然后不犹豫的加入了种棉的行列。

金国朝廷棉三粮七的政策,在他这里就等同于一张废纸,几乎没怎么考虑,他名下的田产,就全部种了棉花,而且他还鼓励绥德州和榆林府的百姓也多种棉花,以获取跟多的税收。

王永强盘算的很好,和金国的许多聪明人一样,都是想卖了棉花再买粮吃。

这样计算一下差价,他依然可以大赚,可是他没想到,他的棉花刚收下来准备运往长安,棉价大跌和米价飞涨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此时绥德州,总兵府邸,王永强在节堂内急的来回踱步。金国的粮食一直紧张,榆林和绥德州自然更缺,王永强一心想卖了棉花,再高价收粮,现在棉花没卖出去,他手里的粮食,却已经不够一月之用了。

王永强眼睛布满了血丝,显然没有睡好觉,嘴巴上一个大水泡,整个人都急得上火了。大堂里坐着一人叫高友才,是绥延的参将,镇守榆林北面的府谷县,同明军隔着黄河对持。

按照金国的规定,军田不能种经济作物只能种粮,不过他受到王永强的怂恿,也种了棉花,算是被王永强坑惨了。

高友才看着王永强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实在脑仁疼,于是开口说道:“军门,从时间上算,派出去的人也该回来了啊。”

王永强停下步子,“是啊!昨天就该回了。直娘贼的不晓得老子急,回来后我饶不了他。”

他话音刚落,一名家丁快步跑进堂来禀报,“启禀军门,刘守备回来了。”

王永强听了大喜,急问道:“人在哪里!”

“回禀军门,人刚进城!”

一旁的高友才,不禁插嘴道:“还不快让刘守备来见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