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为了帮清国赢得战争,保持现今天下三分的局面,金国永平王孟乔芳亦领兵四万,豪格从太原再拨一万,共计五万人,分两路赶往洛阳,参与会战。
至此交战双方,基本就位,明朝一方楚王王彦率领十四万众,对阵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和金国永平王的联军十九万五千人。
这场关系天下走向的战事,将在中国的心脏爆发。
第1178章 三王会战(二)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年号就代表着一个王朝,后世用什么年号来记事,这个年号所代表的王朝,就是当时中国的正统王朝。
现今天干地支纪年为甲午年,西历纪年公元1654年,明朝纪年为共治五年,金为永章七年,清是顺治十一年。
在这一年三月间,中原大地注定要发生一场关系天下命运的大战,大明朝摄政楚王,兴大军,立志要扫灭天下混乱,光复河山,使天下奉正朔,同用大明年号。
三月初,中原大地冰雪消融,黄河已然解冻,这也就是说,清军无法踏冰过河了。
明军沿着山下寨,摆明了是想拖延,可是多尔衮却拖不起,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除了山西要他平定之外,满清从去年八月间开始,就一直再打仗,影响了去年的秋收不说,山西的叛乱,河南和山东处于明军的兵锋之下,也会影响今年的春种。
满清的府库早已见底,多尔衮拖不起,他只有强攻一徒,逼着王彦决战。
战场的情势,就是那么奇妙,王彦发大军而来,尚可喜坚守洛阳,明军要硬功,就只能死伤惨重,他为清军争取了那么一点主动权,可是王彦往后退一步,沿山下寨,攻守的位置立刻就变了。
清军粮饷不足,就只能被王彦牵着鼻子,去硬攻王彦的营寨,王彦牢牢的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
多尔衮知道这一点,可是他没有办,清军只有速战击败王彦,获取中原大战的胜利,满清政权才能转危为安。
金清联军在河南的兵力,超过二十一万,除了把守重要关隘的人马外,能直接投入战场的人数,为十九万人。
三月初五,大晴天,多尔衮只留下五千人守洛阳,便带着十九万大军,向明军的营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