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页

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他这些年重商,有些忽视农业,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利益的驱使,原来的天下粮仓湖广出现大规模的改稻种桑,改稻种棉的情况,这虽然使得朝廷赋税大幅度增长,但粮食却紧缺起来。

这平常年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一旦遇到大灾,问题就立马严重了。

若是朝廷手中有粮,百姓从官府借,便可抑制兼并的速度。

王彦看着帐篷区,不敬叹了口气,对身旁的王夫之道:“明年朝廷政策要有所调控,对桑田和棉田的赋税要收重一些,稻田的赋税要减轻一些,抑制一下改稻为桑,改稻为棉的势头,朝廷在各地都要建仓储粮,不能再这么被动了。”

“殿下,此策恐怕不妥,广南海商、湖广的士绅恐怕会对殿下颇有微词!”王夫之沉声说道。

屁股决定脑袋,王家现在可以说是湖广开明士绅的代表,王夫之自然要顾及士绅的利益。

王彦明白这必然会有损士绅利益,但士绅商贾逐利也不能太盲目,太短视,如果那样,楚党会变成另外一个东林。

“他们有微词,这件事也要去办,无粮心中不稳,无粮国家不安啊!”王彦冷声说道:“除非,你们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粮食的问题,决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王夫之沉吟一下,“殿下,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南洋那边比湖广更适合种粮,琼州岛经过四年开发,今年稻米产量已经接近广南的三成。历代土地兼并,都是在内部解决,但始终只是解决一个表面,下官看来,是不是可以尝试,向外寻求解决之法。”

第789章 土豪劣绅

中国百姓重土安迁,不到万不得以不会离开家乡,想要向外发展,首先是内部有个推力,把人往外面推,其次是要外部有个拉力,将人往外面拉。

这两股力,一股是在内部难以生存的压力,迫使人寻找新的出路,一股是在外面可以过活,甚至过的更好,产生利益的驱使。

如此,在这两股力的拉扯下,才能形成一个持续,长久的作用力,将国家从内向性,转为外向性。

靠着朝廷强制迁徒,虽有一时之效,但如果没这两股力在,便后续乏力。

时间到了九月底,南直的灾情进一步扩大,王彦领着一队骑兵,从原野间疾驰而过。

道路两旁,有的是齐腰的野草,有的则是收割后整齐的稻桩,但大体而言,绝大多说田地里都堆着一堆堆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