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页

之前是江西和湖广的明军,在前线修建烽火台,防备清兵突然入寇,现在是洪承畴在沿江设烽火台,他或许只是想早一点知道明军水师的动向,但从这一点小变化,也可以看出来,明清双方的态势已经慢慢逆转。

在一众清官站在江宁城头,看见点点一线的烽火时,镇江城外的江面上,已经炮火连天。

鲁监国的水师战船,拥有大船五百艘,小船百近百,兵员两万。

清廷在镇江城中驻兵六千,城外水寨,有大小战船六百多艘,兵员万二。

黑夜中,双方不敢组织大规模的大战,清军水军窝在水寨中不敢出来,鲁监国一方派出仅有的两艘用于海战的一号福船,每船载二十八门重炮,炮击镇江城。

明军大小战船,并非每艘都按着水师的规制来装备火炮,事实是明军除了一小部分船只装备了大炮之外,大部分都是兵船。

清军一方也是如此,毕竟全部按照规矩来,清军也没有那么多火炮。

这两艘一号福船,就是鲁监国的镇军之宝,船弦对着镇江城,红衣大炮怒吼,打的镇江城头心惊胆颤。

炮击持续了半个时辰后,明军乘着夜色突进到上游的瓜州渡,停泊下来。

镇江水营,清江防水师与太湖水师合营,有旗兵一千二百人,剩下一万一千多绿营兵。

洪承畴给两大水师的任务,便是挡住海寇接近金陵,但昨夜海寇却已经突过镇江,到了上游的瓜州渡。

如此一来,原本在上游的清军水师,反而成了下游,明军等于是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梁化凤与管效忠并不建议追击,巴山之前被明军修理了一顿,心中没底,不敢表态,但满将喀喀木却认为必须出战,不能让明军跑到江宁。

满清担心汉人不尽力,暗中投明,所以才会派遣巴山、喀喀木这样的满将来统领水师。

管效忠、梁化凤虽然是汉旗人,但是毕竟不是满人,这大清要是败了,汉人以后,照样可以做他们的大官,但满人性命难保不说,前途更是绝对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