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的府衙接了布政使司的命令,办事效率也相当快,撤离的布告很快就张贴出去,乡间也派了衙役,敲锣打鼓的进行通告,让乡民进行转移。
城中的衙役纷纷上街维持秩序,避免引起恐慌,协助百姓撤离,可老百姓毕竟不是军队,听到叫他们转移,顿时就慌了。
是不是清兵打过武昌呢?人们议论纷纷,而越是议论,便越是慌张,什么何督师自杀,堵抚台投水,谣言满天乱飞。
百姓这一慌,撤退也快,有点家底的赶紧回家收拾细软,带上祖宗灵牌,便直接上路,速度最快的反到是那些刚安置下来的鄂北之民,他面见识过清兵的残暴,也有上一次逃难的经验,虽然对这一年来安定的生活,溅有起色的家业有些不舍,但性命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他们相信朝廷会像上次一样,在他们逃去的方向,备好粮食,准备新的家园。
一时间,去岁时鄂北之民南逃的局面,在鄂东之地上演,无数百姓扶老携幼,推车挑担的往湖南进发,鄂东的大地上,处处都是人流,犹如蚂蚁搬家一边,向岳州涌去。
不过与上次相比,这次的情况却多少好一些,经过官府的组织,大多数人都能带足细软、口粮,大大减轻了官府的压力。
第562章 清兵围武昌
明军这边紧锣密鼓的布防,楚督何腾蛟经过一番折腾,最后还是领着马进忠、王进才,陈子龙等部四万多人,坐镇武昌,堵胤锡领一万湘军占时进驻江夏,互为犄角之势。
三江口明军在阻击多铎几日之后,因为水寨被清兵攻破,参将彦文杰战死,满大壮与王鼎遂即奉命退往江夏与堵胤锡会合。
盛夏之际,八旗兵的战力不太可靠,所以这次楚赣之战的主力都是绿营兵,而且是以两淮、江南投降的绿营兵为主。
多铎的十万大军,九成是绿营兵。
为了攻打武昌坚城,原左镇部将张勇,原高镇部将李本深、扬承祖,原刘镇部将张思达、高谦、延士依,原李闯部将刘忠等,共计九万绿营兵,他们要么是四镇精兵,要么是武昌左镇和闯兵精锐,浙东投降的乌合之众,多铎都没带,清一色的绿营精兵,再加上两个汉旗,鼓躁喧天地往武昌推进。
满人不善攻城,这些绿营将领大多是攻防的高手,多铎打通了三江口,到武昌城下再无阻拦,他是势在必得。
进军途中,多铎又采用傅上瑞的谏言,沿途张榜,声明凡配合清军者,不杀头,不抄家,不抽丁,有能献何腾蛟、堵胤锡等湖广官员者,依官阶不同,许以抬旗、拜爵、赏银、赐田等奖励,但是如果有对抗圣朝天兵者,大兵至而不投降者,满城皆屠。
告示贴了出去,不过清兵很快就发现没什么意思,清军名声太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军未至,沿途的百姓基本跑完了,贴的告示根本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