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闻语,默默点头,该交代的他早以交代,于是便在众人的注视下,蹬上亲卫迁来的战马,一挥马鞭,高声呼道,“大军出发!”而后便决然而去。
此时随着他的动作,立于坛下的近两万人马,也随之运动,两千人的亲卫骑兵,首先催动战马紧随在他的身后,而后各营人马依次而动,化作一条长龙,望北而去。
苏观生等人,以及出城观看的广州百姓,望着了绵延向北的人马,心中不禁一阵感叹。
明与清的战争,在岭南山脉之南的广东百姓,感受并不迫切,仿佛是发生在遥远的天边一样。
他们觉得大明那么大,北方闹了那么多年的流寇,他们还不是一样生活,所以明清之争,或许不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但这次王彦祭天出征,却让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原来他们离战争已经这么近了。
王彦的军队离开广州后,不几日就到了韶关,在往前走就是绵绵不绝的岭南山脉。
彼时天气已经转凉,王彦让大军稍作休息,重新换上了鸳鸯战袍,才继续赶路,但天公却不作美,尽然下起了毛毛细雨。
这时王彦站在路旁的小坡上,看着绵延数里的道路上,明军踩着泥泞而进,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名喊着号子,努力推动炮车的士卒,他的心头不禁担心起来。
一旁的戴之藩见此,随道:“国公爷,山路难行,加上昨天下了一场冬雨,我军的炮车基本都陷入了泥泞之中,恐怕还要半月,才能赶到湖南。”
王彦的军队,除了编制了一个两千人的骑营和一千八人的步营之外,剩下的就是仿照戚公编练了四个三千多人车营。
其中忠武营七千五百人,为两个车营和一个一千多人的指挥使亲兵队,而王彦的督标亲军,亦是两个车营加上一个亲卫马军和亲卫步军。
车营的编制,使得王彦大军携带了四百余辆大车,大小佛郎机六七百门。
如此多的装备,辎重,想要翻越岭南山脉,其中的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但车营是明军最大战力所在,也是王彦对抗清军的依仗,顿时使他陷入两难。
这时王彦听了戴之藩的话语,又看了在泥泞中,挥鞭抽打骡马的士卒,不禁摇了摇头,“大军速度太慢了,本督在韶关时,看见朝廷邸报,何腾蛟与堵胤锡已经准备与清军开战,本督这个速度,怕是走到湖南,仗已经打完了。”
戴之藩闻言,皱眉思考后道:“末将看着天气,近几日内可能还有雨下,车营实在难以通过岭南,不如国公率马营和步营先行,末将留后,待天气稍晴,再督军入湖南与国公会合。”
王彦看了一眼山路上,绵绵数里疲惫不堪的大军,只得点了点头,“如今也唯有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