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江湖游手好闲之徒,也接机而起,拥一两百老弱,号称拥义师数千,向鲁王政权讨要封赏,使鲁王之军虽然号称十万众,但事实却多是乱语充数之辈。
时,鲁王所封礼部上书吴钟峦上疏,请严加查核,“募兵起义者则当问其册籍花名,原任职官者则当辨其敕书答付”,但当时的情况,根本查不下去,所以最后并没有实行。
夏完淳在听闻鲁王起兵复杭之初,就心存疑虑,觉得以鲁监国的兵力,想要光复杭州,实在有些不太可能,因而在陈子龙攻下湖州后,便劝他不要轻易进兵四安镇,恐鲁王兵败,义军也跟在陷于浙中,便让大军先驻足离太湖甚近的湖州,随时策应。
现在他来到杭州府,见本来要收复杭州的官军,却完全处于守势,便知光复无望,因而劝方国安早点退兵。
第170章 战湖州陈公夜退兵
方国安早在八月间,就曾会同王之仁等部配合当地义师,收复了富阳、于潜等地,并一度逼近杭州,但未能得手。
清闽浙总督张存仁给多尔衮的奏报便言,“叛贼方国安、王之仁从富阳渡江进犯杭城。遣副将张杰、王定国督兵围剿,斩首四千级,余贼盘踞复阳。又令定国追缴,大败方国安,擒其子方士衍等,斩之。”
方国安有之前的失败,对于杭州清军的战力自然有所了解,但鲁王政权急于下杭城,以获得与隆武帝相抗的威望,攻与不攻,退与不退,都非他一人说的算。
他听了夏完淳的相劝之语,一阵默然,半晌后才说道:“今殿下发兵十万,若寸功未立,便退回南岸,必为天下耻笑,且民气可鼓不可泄,即便退军,亦须先胜一阵也!”
夏完淳闻语,脸上不禁一阵愕然,知鲁王政权为夺大位,已经迷失本心,急于求成,他随欲再劝,但他只是一中书舍人,而且还是亲近隆武朝廷的一派,鲁王政权自然听不下他的话语。
方国安见夏完淳默然不语,多少知道他的一些想法,但有时候,人总是身不由己,他即便知道可能会败,但眼下鲁王政权的局势,却不许他轻易撤退,而且他心中也存在一丝侥幸,因而开口道:“若二十五日前,不能下杭州,本将必然劝鲁王退兵,而再此之前,还请小隐转告陈公,无论如何也要坚守湖州,莫使清军支援杭州。”
夏完淳只得应下,也没拜见鲁王,便匆匆返回湖州。
陈子龙守城已有四五日,见夏完淳回,连忙相问杭州的情况,夏完淳却道:“恐怕要败。”
陈子龙闻语一惊,他知道他这个徒儿的才能,知他不会凭空说出此语,随连忙询问原因,而夏完淳则将在杭州城外的见闻一一告知。
“唐、鲁之争,非国朝之福也!”陈子龙很快就认同了夏完淳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