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坐的诸人都是道服方巾,锦缎华服,仪表不凡,到是王彦与刘顺、钱一枫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不过他并不在意,他只是凑个热闹而已。
大堂被一卷纱帘分隔成两间独立的存在,外间坐着王彦等人,而里间则是佳人演奏之所。
王彦与众人坐了一阵后,那纱帘之后才看见一阵人影晃动,而后一阵灵透的筝声响起。
只是一开始,王彦便被琴声所吸引,外堂里原本轻声交谈的诸多文人,也顿时随着跳动的音符安静下来。
王彦在北京时对于音律有所研究,筝声一响,他便知道了演奏者的不凡,随着空灵之声,王彦不由得慢慢陷入了筝声的世界。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筝的声音就是自然。
演奏之人的技巧十分高超,没有一丝匠气,每一抹,都清脆撩人如深谷幽林,每一刮,都自由优扬如行云如水,每一摇,都惊骇滂沱如狂风暴骤雨,筝声尽是自然。
不觉间,王彦便忘却了心中烦恼,随着筝声,他乎见高山之巅,云雾环绕,飘忽不定,又乎见盈盈流水,悠远清长。
一曲高山流水,不觉间已经到了尾声,王彦又从中体会到淡淡的哀愁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凉。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一曲完毕,诸人感叹良多,在惊讶操琴之人的高超琴技之时,心里顿生知音之感,仿佛他们就是操琴女子苦苦寻觅的钟子期。
“姑娘的琴技出神入化,堪称大家,我朱国弼佩服,还请姑娘一见。”
“晚生王之平这厢有礼了!”
“姑娘琴声引人入胜,晚生蔡过谦,对音律颇有研究,愿与姑娘结为知音。”
很显然,这位媚香楼为了取代李香君,而新培养的女子,仅仅只凭一曲,便勾起了众人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