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个坐标点转向之后,“勇敢”号开始朝着遥远而寒冷的巴伦支海航行,在没有新敌情出现的情况下,蒙巴顿下令采用燃料消耗较为经济的中等巡航速度,照此航速,大约两天两夜方能抵达巴伦支海边缘,而前往摩尔曼斯克还需要航行500多公里。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海上战斗,最终从强大的敌人眼皮底下溜走,漫长而枯燥的航程也变得不那么让人厌恶了。“勇敢”号所走的这条航线,跟挪威的海岸线大致呈平行状态。从瑞典北部开采的优质铁矿砂经由铁路线运往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港,从那里装船运出,沿着跟“勇敢”号相反的方向驶向北海,这意味着它只要随时调整航,向往东航行那么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很轻松地捕捉到毫无还手之力的猎物。
当然了,蒙巴顿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区区几条矿砂船暴露自己的方位,他依然苦恼于无法跟上级取得联系,好在事态有了转机,当“勇敢”号航行至挪威特隆姆瑟港以西海域时,德国人的无线电干扰终于失去效用,蒙巴顿旋即命令通讯官将本舰位置以及他本人的意图报告给北海分舰队司令部并海军参谋部,后者于四十分钟后发来回电:同意你舰秘密前往摩尔曼斯克港接受维修补给,内阁将通过外交渠道与苏俄协商相关事宜。
收到这份电报,蒙巴顿上校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如今若要他强行突破德国海空军封锁返回英国本土,前路将会无比凶险,而前往北方的摩尔曼斯克则截然不同。最近数年,英国向苏俄提供了不少技术和装备支持,摩尔曼斯克的扩建和修缮便得到了英国海军的协助,只要俄国人愿意,“勇敢”号在那里完全可以得到妥善的维修,而且今后以俄国港口为秘密补给点袭击挪威航线上的矿砂船,能够利用苏俄明里中立、暗中倾向美英的立场和德国人不愿扩大战线的态度做文章,无论在战术层面还是战略角度,都是一招非常巧妙的活棋。在这方面,德国人早在19年前就给前世界上了一课,当时德国海军的地中海分舰队指挥官威廉·祖雄率战巡“冯·德·坦恩”号和轻巡“布雷斯劳”号驶入达达尼尔海峡,以区区两艘战舰的代价将奥斯曼土耳其绑上了同盟国的战车,战火一下子蔓延到了近东和中东地区,巴尔干诸国也纷纷卷入战争,经由黑海通向俄国的海上交通线就此封闭,俄国的进出口分别降低了95和98,从而导致其经济迅速崩溃。现如今,蒙巴顿所率领的“勇敢”号即便不能重现那样的神迹,也完全有机会发挥杠杆效应。
为了避免无线电通讯暴露本舰方位和动向,在得到海军参谋部的回电之后,蒙巴顿的“勇敢”号开始实施无线电静默。此后两天,英国海军参谋部和海军部相继拍发了数条密电,无外乎是告知蒙巴顿,与苏俄政府的协商进展顺利,俄国人愿意接纳在战斗中英勇负伤的“勇敢”号秘密前往摩尔曼斯克,期间与之相关的所有费用都由英国政府一力承担。
1933年7月21日,“勇敢”号驶抵巴伦支海,而后与前来接头的苏俄舰艇会合,在其引导下沿苏俄海岸线驶向摩尔曼斯克。就在同一天,美英军队成功占领了亚速尔群岛北部的科尔武岛,取得了进攻弗洛里斯岛的跳板。该岛是同盟国军队在亚速尔群岛北部最大也是最后的据点,在海战中受损的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海因里希亲王”号仍在圣克鲁什的船坞中接受维修,但由于缺乏材料配件,加之受到美英海军的封锁,这艘德国战舰的修复情况不甚乐观,一旦岛上的海防要塞陷落,德国人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令“海因里希亲王”号带伤出航,想方设法撤回欧陆,要么悲壮自沉,以免落入敌人之手。
第156章 老将请战
炙热的艳阳下,一架双引擎的运输机稳稳降落在了巴黎南郊的德法联合军用机场上,身穿蓝衣白裤、腰挎元帅佩剑的德国海军部最高长官莱因哈特·舍尔元帅一脸严肃地走出机舱,等候在舷梯旁的仪仗兵们齐齐端起步枪,昂首致礼。
年逾七旬的舍尔元帅健步走下舷梯,与前来迎接的军官们匆匆握手之后,便一言不发地钻进黑色的奔驰轿车,静静闭上双眼,坚毅的脸庞却流露出纠结彷徨的复杂神情。身体上的些许疲倦不至于让这位被同僚称为“老水手”的悍将如此沉默,但凡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的烦忧在于同盟国海军在大西洋战场的糟糕处境,在于受困亚速尔群岛、不知命运几何的残兵残将……
尽管法国政府一再重申自己的中立立场,由于德国占领军并未撤离,且以法国港口和机场作为进攻英国的踏板,法兰西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战争。从机场前往德军总参谋部战时所在地的这一路,沿途尽是荷枪实弹的德军士兵,难得看到一两个法国平民,也是畏畏缩缩如同淋着雨的鹌鹑,而那座恢弘的巴洛克式城堡,似乎也因为德军的盘踞而变得阴气缭绕。
抵达目的地之后,舍尔与刚从柏林赶来的海军部长官汉斯·曾克尔上将以及海军参谋长埃里希·雷德尔上将简单寒暄几句,便一同前去面见皇储小威廉。
在大西洋,同盟国舰队进来连遭败绩,而在英伦诸岛,同盟国军队正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以德国皇家近卫第1装甲师为先锋的右翼军团已推进至距离伦敦不足50公里的战线,以山地兵为主的左翼军团亦已逼近苏格兰的军事重镇爱丁堡,即便英国人决心顽抗到底,同盟国军队占领英国全境看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德国储君依然可以稳若泰山地坐镇巴黎,以德军总参谋长和同盟国联合作战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继续统御战局。
德国海军的三大首脑齐聚于此,目的当然不只是讨论战局那么简单,小威廉之所以将他们一并召集前来,是因为此前莱因哈特·舍尔主动请缨,希望高层批准其接替贝恩克出任同盟国舰队司令。
对于舍尔的请战要求,德国皇储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而是拐着弯谈起了海上征程的艰苦卓绝、海战谋略的劳心耗神——没有强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恐怕难以胜任舰队司令这一角色。
“殿下可有比在下更适合的人选?”舍尔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