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王宫距离利默里克中心城区大约20公里,从烟柱的准确方位来看,夏树意识到那很有可能是城区北部的航空中心,莫不是燃料仓库发生意外?

奥·格雷迪不敢有片刻的迟疑,趁着众人注意力转向远处的机会,他凑到夏树耳边:“刚刚接到航空港的值班电话,一艘从汉堡飞来的齐柏林飞艇在系留时失火,飞艇上估计有三十到四十名乘员,目前正在全力救援。”

报告还没听完,夏树便已瞪大了眼睛,由于氦气的生产工艺繁杂,制造成本颇高,如今德国的齐柏林飞艇仍普遍使用氢气,这就意味着它们在安全方面存在着与生俱来的隐患,大战期间已有军用飞艇因火灾而失事,但那时候一场仗下来,伤亡动辄数万数十万,区区一两艘艇员、十几二十名艇员的损失并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大战结束后,由于飞机的性能尚不能完全取代飞艇,而氦气的大规模生产又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德国人依然在建造使用氢气的飞艇,并大量投入到民用航空领域,除了积极推广降落伞,夏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干涉这些危险的大家伙在欧洲上空飞来飞去,甚至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他本人也常常搭乘自己的专用飞艇。

旧时空的“兴登堡”号飞艇空难被视为是齐柏林飞艇的末日,自那之后,这种横行洲际二十多年的飞行器迅速退出了民航领域,但那场空难是发生在1928年,事故的原因据说是飞艇穿过雨云时积累了过多的负电荷,两根湿透的系留绳索抛下之后,飞艇的金属架因为接地而充电,机壳迅速升温并发生燃烧,继而引燃了气囊里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庞大的飞艇变成了一团火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乘员殉难……

转瞬过后,夏树缓过神来,虽然不确定这是单纯的意外事故还是人为破坏,灾难已经发生了,而且发生在航空展览会开幕前的十几个小时,无论如何都将对这场备受期待的展览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60章 危机的两面(上)

发生灾难性事故的飞艇是齐柏林公司的lz-20型,按照体积载重量划分属于大型飞艇,它长160米,直径18米,气囊容积35000立方米,使用4台迈巴赫引擎推动,无风状态下的最高时速为95公里,是大战时期德国军队订购的制式飞艇,战后齐柏林公司推出了使用载客吊舱的民用型号,德意志航空公司是该型飞艇的最大主顾,至1916年夏天,至少有11艘这种型号的硬式飞艇活跃在欧洲航线上。

事故发生时,这艘被冠以“黑林根”之名的齐柏林飞艇刚刚完成一段长达1700多公里的航程。利默里克一号航空港的工作人员正按照飞艇系留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再有那么一两分钟,飞艇吊舱门与系留塔的空栈桥就将连接一处,以供飞艇乘员登陆。就在这个时候,飞艇尾部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燃起大火,而且火势迅速蔓延,只短短四十几秒,整艘飞艇就变成了一团迅速下坠的大火球,38名乘员——6名工作人员和32名乘客,摔死、烧死以及重伤不治的达到了33人,仅有5人幸免于难。

由于全球航空博览会将在次日开幕的关系,多个国家的记者在现场目睹空难事故,而且利默里克聚集了各国王室政要和名流显贵,爱尔兰政府根本不可能采取对外封锁消息的做法。事故发生后的半个小时,利默里克所有的电报局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惊天新闻当天就在德法等国见诸报端,美国因为时差的关系,消息要到第二天才会为公众所知,但可想而知的,多数报刊都将它放在头版头条……

早在大战之前,齐柏林飞艇就一贯给人以稳定可靠的印象,如今这个被夸大了的形象现了原形,齐柏林公司以及使用齐柏林飞艇进行航空运营的企业必定受到重创,爱尔兰的航空运输百分之九十五是用飞机,本不该受此牵连,然而这个影响极坏的航空事故却给盛况空前的第三届全球航空博览会蒙上了一层深重的阴影。

为了这次博览会,爱尔兰政府已经砸下了足够建造一艘重巡洋舰的资金,若是半途而废,这些资金打了水漂不说,还将给爱尔兰的国家形象带来糟糕的负面影响。为此,夏树从航空港视察回来之后,连忙召集他的内阁大臣、行政幕僚们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六百公里外的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博纳·劳在会议室的尊位坐定,椭圆形的红木桌旁围坐着众内阁大臣以及几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他们个个神采奕奕,目露精光,幸灾乐祸之意写在脸上。

在由陆军情报官通报“黑林根”号空难情况之后,率先发言的并非内阁大臣们,而是陆军总参谋长查尔斯·道格拉斯爵士。

“自战争结束以来,贵族富人乃至中产阶级都热衷于乘飞机、坐飞艇,一是因为新鲜、好奇,二是因为方便、快捷。如今欧洲的航空运输业,德国一家独大,爱尔兰、意大利发展迅猛,从这三个国家主要航空企业的运营状况来看,航空运输利润相当丰厚,照此趋势下去,再有两三年,英国航空业将被它们远远抛在身后,届时无论是直接爆发战争还是出现外交冲突,我们又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所以,先生们,趁着我们的对手因为这场空难受到沉重打击,我们务必要加快航空工业的发展,力争在三年之内赶上爱尔兰和意大利,五年之内追平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