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页

周福荣则跟楚家强说道:“这些小人书现在虽然欣赏的人不多,但也作为一种收藏品,有些特别爱好的人,可能还会花大价钱买下。以前,就有一套连环画拍卖几万,甚至上十万的。”

他拿起一本比较久的,翻开一看,上面的出版日期居然是去年的。看到这,将书本一合,这本没有心情再看了。

周福荣心里暗道:拜托,作假业专业点好不好?连日期都忽视了,做旧有用吗?现在连环画也分品相,如果是真老的,但书本比较完整,而且还很崭新的,就是十品,是最好的。只能说这家伙虽然嘴巴还行,但对古董其实也不大多了解。

他又拿起一本,这本更夸张,连彩印都出来了,人家有那么傻吗?周福荣十分无语。

别说周福荣这种专业人士,就是楚家强瞟了一眼,看到那画面,也古怪一笑。

“这本怎么卖?”周福荣拿起一本还算比较新的问道。这一本是《水浒传》,这种小人书比较少了。因为里面内容涉及造反,颠覆政权的,文革时期,这种书被大量销毁,所以留下来的就很少。

周福荣有些可惜,这本虽然根据他的判断是老货,但只有一本,不成套,里面记载的,就只有一章回。

那家伙虽然古董知识不过关,但做生意貌似一流。他眼睛一转,看出这个人是真的感兴趣的。一开始,没有开口,只是伸出两根手指。

这样做,就是在查探周福荣的底限。这两根手指有些人可能认为是两千,也有些人会认为是两百。只要探清楚这人心里到底能承受多少,那就好说话了。不然,自己说两百,而别人是个财主,说两千可能也会给的,那他岂不是很亏?

周福荣对这些伎俩早就熟记于心了,于是将书本摆下去:“两百那么贵,还是算了。外面,你这种,三五十就有好几本。”

“哎!哎!小哥不能这样说呀!我知道你是懂行的,刚才你也说了,这些书几千上万不成问题,两百块真不贵。”那老板连忙说道。

这批书,有些的确是自己乡下弄回来的,有些则是新出版而处理过的。那些自己掏回来的,他一般都会先卖给那些懂行的,要个高价。剩下人家不要的,他就知道价值不大,混在一起摆摊。

然而,他不知道,这次别人也看漏眼了。这一本是好货色,可惜他看不出来,而之前那些人也看不上。

“呵呵!我说的那些你也懂,是顶级的货色,都是存世极少,甚至是孤本,你觉得你这本是吗?”周福荣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那老板有些尴尬,但没有表露出来,而是继续跟周福荣扯牛皮:“小哥,你是懂行的人,我这本没有价值,你会看上眼?两百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