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便是侥幸活下来的,也会被流放到海外,从此远离故土!
而在李子渊看来,这似乎是他说服主公的唯一机会 可以向海外殖民地提供数万“移民”,这多少总能让主公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吧!
为官数年的习惯,虽然使得李子渊不至于推脱责任,但是他同样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自保,至少尽可能的自保。
“那赵会首等人……”
试探着,吴子山这么问道,毕竟他自己本身也是广州人,那些机户的死活,他可以不关心,但赵会首等人,毕竟也是广州本地的士绅。
“为一已之私,煽动民乱,其心可诛!其行实在是罪大恶极!必交提刑使起诉……”
一边用愤恨不已的话声表述着这些人的罪名,李子渊突然像是有所觉悟似地说道:
“此等为一已之私勾结满清,图谋内乱的汉奸,留之何用!”
一句话便定下了数人的生死,他们有没有勾结满清,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在乎。但总能找到“证据”证明这一切,证明那些人煽动民乱,是为满清所驱使。
是了!
这么做至少自己的“罪责”又减轻几分,毕竟是这些汉奸处心积虑的“逼迫”宪兵开枪,而自己,身为广东巡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嘛!
面对巡抚大人定下的“罪名”,原本看似有些抵触的吴子山抬起头来,看着大人说道。
“大人高见!如此,民心自可安定!”
“高见谈不上!当年满清的乾隆年间苏州的顾尧年?明起,可知此事。”
话锋突然一转,李子渊提起了一个数十年前的旧事,于大清国但凡是有意仕途之人,都会学习这一案子,记住朝廷是如何处置此事。
“顾尧年?还请大人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