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好吃不过饺子

陆小鱼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再阻拦。

等那监工走了她忍不住和张仲景嘀咕:“老人家,你人太好心了。像他那么坏的人就不该给他喝……”

张仲景闻言失笑,“医者父母心,世人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他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样的人……”

目光忽闪,陆小鱼咬了下嘴唇,没应声。

张仲景也不逼着她现在想清楚,只是笑着捧了一碗汤放在她手上,“冷了吧?先喝一碗汤再做。”

陆小鱼点点头,捧了汤碗先尝了一口汤。

一股浓郁的胡椒味直冲脑门,整个人都觉得身体里烧起火来。

其实细品起来,这羊肉汤味道有点淡——羊肉快捞尽了,汤水也太多了,自然味儿就淡。刚才那些人说羊肉味重,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可能很久没有吃过肉了,哪怕一滴油对他们来说也是大荤吧?

再吃“娇耳”,花椒味和姜味太重,羊肉也有点太膻,这个娇耳,实在说不上多美味,可不知怎么的,陆小鱼觉得自己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这碗“娇耳汤”的味道。

“砰……”

站在小院里,仰头看天空绽放的璀璨烟花,虽然不及后世的繁复,却一样的美丽。

“快、快,饺子出锅了……小鱼,再不进来,仔细你一个都捞不到……”

陆小鱼回头笑应一声,忙撩了厚厚的棉帘子进了屋。

这是清朝的京城,大三十夜里,北方人的年夜饭上,这一顿饺子是必不可少的。

时空轮转,短短时间里,陆小鱼可是看了无数的饺子,品了无数的味道。

那一碗“娇耳”在三国、南北朝时还被叫“月牙馄饨”的,还是一样连汤水一起盛出,连汤带饺子一起吃。

到了唐朝才不再盛在汤里,名字也叫成了“偃月形馄饨”。

这到了宋代,就又叫“角儿”了,东京夜市上,有好多水晶角儿、煎角儿什么的,这水晶角儿就是透明澄皮,和后世的虾饺皮是差不多的。煎角儿那自然就是煎饺子了,陆小鱼很怀疑日本流行的煎饺子是不是就是这时候流传过去的。

在那时候,饺子馅已经很丰富了,什么肉的、素的都有,鱼肉馅、鸭肉馅也都不稀奇了。只是这饺子还不是在过新年时吃。

夜市上随时可以吃到的角儿不提,平常百姓家吃角儿那是在冬至节。民间有句话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想来老百姓还是念着医圣张仲景的恩德呢!虽然这饺子馅不同了,已经没有袪风的功效了,却还是一样保留了冬至吃饺子这样的习俗。

到了明朝,饺子就改在了正月初一吃。至清朝,就又变成了三十夜里吃。

“都先别动筷,等一等……”

因着男主人的话,一桌子人都停了筷子。

坐在女席上的陆小鱼也停了筷子,侧耳去听。

除了鞭炮声,好像就只有风声了……

嘴角扯了下,她转头去看男席上的祝融,见他目光微闪,嘴角上扬,就知道他大概是听到了什么。

真是——明明只是这京里最最普通的一户中等人家,却也这么大的规矩。饺子都上来了,还有这一桌子菜,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