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什么派系

老陈拍手:“小陆家就是小气,量太少。”

许昆却是摆手:“我不点别的了,你们还别怨,我倒是觉得小陆每个菜式搭配得都恰到好处。就拿这羊肉汤,要是配碗米饭,吃是吃得,可总不如这个饼配得妙。”

说话间,陆小鱼已经擀好了面皮,动作麻利

地从麻酱碗里捏了一拢麻酱,均匀地抹在面皮上,从左到右把面皮卷成一个面卷,再把两端往回一折,就成了饼坯。

从擀面皮到饼坯成形,说来繁复,可真正用的时间还不到两分钟。整个动作麻利,看似随意却有着说不大清楚的韵律感,倒像是一场舞蹈,而不仅仅是在制作食物。

饼坯做好,用小毛刷刷上一层红糖汁和麻酱汁调成的糖汁,刷过汁过再把饼坯在芝麻筐里一滚,胖乎乎的饼坯沾上芝麻,看起来可爱极了。

到了这时候,还得再把饼坯擀成饼状,不过手一按,再擀几下就成了圆圆的,大小匀称的烧饼。

锅烧热,刷鲁地花生油,烧饼入锅,烙得两面微黄,还不算好,而是把烧饼再放进饼锅下面的烤炉里烘烤。

这个烙饼的锅,是特制的,上面是烙饼的铛,下面是烘烤的烤炉,只有经过烘烤的烧饼,才能外酥里软,要是只烙不烤,是做不成这样外皮焦黄酥香里面绵软的烧饼的。

沈德鹏还要夸两句,善小咪已经把一份羊肉汤端了上来,三人也没太推让,就由沈德鹏先吃了。

沈德鹏没吃先看餐具:“老许,你还没夸这餐具也配得好呢!这羊肉汤配陶碗更显粗旷之气,的确是比细瓷来得好。咦,这个不能说是粗陶吧?我怎么看着有点像是黑陶似的——这做工,看似粗糙,却别有韵味。”

端第二份羊肉汤的善小咪放下托盘,笑道:“这是朝歌的黑陶,用的黄河游泥,薄亮细腻,比别的地方做的黑陶更好。”

“朝歌?啊,淇县是吧?”沈德鹏拍了下手,端起碗:“有点烫…”受不得烫他吹着手放下碗,“这个黑陶碗做工上好像比我之前看过还是略差了些,不过说起来这个黑陶碗在神韵上好像比淇县黑陶厂出品的更高一筹,你看这个碗边的金龙,神似而非神似,很有古韵,就和早出年出土的陶器上的龙纹是一样的——不错不错,不知道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特别有味道。真不愧是淇县的黑陶。”

善小咪略偏了下头,又道:“是朝歌的黑陶

。”

沈德鹏失笑,用手指虚点了下善小咪,并没有追问下去。

陆小鱼听着两人的对话,却是忍不住嘴角微抽:善小咪说是朝歌的黑陶,那就必定是朝歌的黑陶了。话说回来,商朝离现在有几千年?三千多了吧?这要是卖出去,可是发了吧?

“小陆…”不像沈德鹏关注的那么杂,许昆作为业余美食评论家,最关注的还是食物本身。

端起小咸菜碟,他端详了半天,甚至还嗅了好几次,才问:“这个该不会就是芥末墩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