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暴露出来的敌人越来越多,黑色的点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密,空间站外层因为反魔法的光学需要,被特意被刷成白色以加强对比,现在上面已经沾满了一个一个的小点,就像一只沾染了灰尘的饭团,因为这次作战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敌人破坏的速度相当快,随着电力发射塔被破坏,已经有一些外围用电器因为供能不稳,出现忽明忽暗的闪烁现象。
对帝国军人来说,这种现象就像兴奋剂一样,激发着他们奋勇向前,但这个时候,联军也开始让后方的预备队进入战场,随着更多施法者的出现,逐步接近的空间盒子“浪潮”就像碰到了一条无形的堤坝,在这条堤坝后方,光学的扭曲和折射让空气看起来宛如沸腾了一般,而堤坝后方则是密密麻麻的黑点,这些都是刚刚被暴露出来的敌人,他们大多数都是还未从空间盒子已经被破坏这一点反应过来,还没来得及用魔法加入战场,这些人就像海岸边准备迁徙的寄居蟹,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像是给这条无形堤坝镶上一块黑色的幕布。
此刻,这块幕布的形状正在不断发生剧烈的扭动,仿佛它罩着一个看不见的生灵,正在进行痛苦的挣扎,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站也在无时不刻的开火,空间站外围布置的那些超高速机关炮就像一把剪刀,不断将这块幕布撕裂,在几个特定的地方(施法者相对关注的区域),许多已经死亡的、黑色的尸体失去了控制,开始成团的堆积起来,惊人的火力让黑色的幕布很快就变得暗红——那是鲜血的颜色。
但火力再密集,打击的也只是那些被“暴露”,而且反应慢的敌人,整片战场上,敌人的密度仍然不可抑制的开始增加,很快,许多在空间站内的士兵也接到kl3014的直接命令——就如同之前的那几次战斗一样,敌人不可抑制的开始扩散到空间站内层。
一些被破坏严重的区域已经开始出现电力瘫痪的现象——尽管此刻技术人员在不断上调每个发射塔的发射功率,竭力让那些还未被破坏的发射塔照顾到更多的用电器,但战场还是不可遏制的暗淡了下去,kl3014按照战前的预案,开始有计划的切断了一些纯粹以杀伤为目的的激光发射器,以缓解整体电网的压力。
很快,战场就开始按照前几次战斗的趋势演化——战场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在最外围,那块黑色的幕布已经逐渐消失不见,空间盒子独有的光学折射现象就像水一样,逐渐将空间站包围在其中,但这并不代表帝国取得了优势——从空间站周围,那些空气中不断被揭露出来的黑点就知道,联军的抵抗丝毫没有减弱,只不过是因为所有人都按照指挥,开始将防线收缩,以空间站为核心进行更有效率的防守。
战斗开始变得混乱而激烈,但这种混乱只是在视觉上——因为意识网,双方的指挥体系从头到尾都无比的清晰,尤其是联军,因为kl3014和无数监控器的存在,联军对战场的实际掌握情况,可以精确到每一名具体的士兵,每一个角落。
第428章 争夺
郭磊上大学的时候,在许多穿越小说里看过,说现代军队和近代军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军队的作战方式更灵活,越依赖于士兵的主观能动性,想对比而言,近代军队就是一群被训练的僵硬的机器人——但是在现在的战场上,他完全体会不到这一点,在战场上呆的越久,他就越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现在才是一个机器人,一台被耳机里,真正的“机器人”声音支配的机器,而那个不断发出命令的声音主体仿佛才是真正的人类,因为战场局势的复杂,像他们这种最底层的士兵,kl3014让他们往东,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往西——这大概就是新闻上,那些军事专家所说的,“后现代”战争模式吧,人类创造出ai让他们为自己思考,而他们这种思考的能力大大超过了人类——在这个战场上,可以说是超过所有人的总和。
按照那些专家所说的,在这个“ai初级应用”阶段,因为受限于技术原因——用郭磊自己的理解就是“生产力落后原因”,因为没有大量和ai匹配的相关机械(特别能起到步兵作用的单兵作战机械,也许有,但“造价”要比真人“贵”),所以暂时还只能靠机器来指挥人。
这类说法在入伍之前郭磊就已经很清楚了,当时的他觉得这没什么,而且之前许多次的演习也用事实表明了,ai指挥的军队在作战效率上要远远超出之前的方式,郭磊在网上见过类似的比喻:如果战斗看成一场战略游戏对战的话,之前的指挥模式就好比是真正的玩家用嘴来指挥操作鼠标的人,而ai指挥则好比亲自操作,军队之前通常的“金字塔结构”被压缩到最扁平,可以说,每一个人收到的命令都等于是有最高指挥官授权(当然同样也是负责),指挥官指挥军队可以真正做到如臂使指。
战略游戏郭磊玩过不少,从初中时代开始,红警,帝国,星际……虽然水平说不上多专业,但虐虐电脑还是小轻松,有时候玩的无聊,他尝试过造满屏幕的军队,然后用自己用一颗原子弹炸光,看着满屏幕的死尸满足的笑,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别人“游戏”中的一个小兵。
“右前方300米,开枪,没打中,继续……”
“回头,你后面,检查一下你的子弹……别乱,开枪,开枪!”
“别傻站着,上楼,去六楼支援……走之前检查子弹……你们班长,等等,他子弹也不多,往右,我让他分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