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半径是6000多公里,大部分是走切线,按5000公里算,按汪铭的计算方式,差不多也就是5000个标准空间门,也就是说,伊凡的精神力极限大概是十几万个空间门……当然,空间门本身的消耗就要比空间之手大的多,不过即使算上这个因素,但想想之前500万这个恐怖的数字,安娜还是觉得有些担心。
事实上,安娜和汪铭的这个计算方法,看起来科学,还是有着不少的错误,长距离的传送不是简单的小距离传送叠加就行的,距离虽然长,但因为传送的目标都是人体,那对精度自然有着格外的要求,按照伊凡个人对魔法的标准,这个误差应该控制在肉眼不能分辨的范围内,这就要求厘米甚至毫米级别级别的魔法控制,能够做到这一点,固然跟伊凡长期的训练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伊凡对魔法的专注,在近千年的法师生涯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对空间魔法的更好掌握上面,到现在为止,他经常使用的,也不过就是这几个魔法,类别不超过两位数,但是他一直坚信,在这方面,质量的重要性远远要超过质量,他不是没有见过,因为对魔法没有足够精细的控制,在施法过程中反而害死自己的家伙,在他以前接触过的那些“施法者”身上,他见过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上,在伊凡手上,一个隔着地球的反向空间门远远要比5000个标准空间门更麻烦,后者因为是通过法阵释放,几乎只需要花费很小的、几乎不可察觉的一部分精神力,在意识网存在的情况下,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每半秒传送一次,永不枯竭,而自主施法需要花费的精神力则比前者要大的多,而且,也远远不是他们想象的5000倍差距,这是一个很难用数量衡量的标准,如果说启动标准法阵的消耗仅仅相当于你去打开电灯开关的这点念头,充其量,也不过是需要你稍微想像一下电灯的大概亮度,那超远距离的传送就相当于重新给一个房间构造一个电力系统,你需要根据每一个人的位置,准确的定位,为他架好空间的桥梁,而且在传送的过程中,也要用预言法术确保他的安全,防止发生像安娜那样切掉自己头发的低端错误……
安娜他们终究只是站在施法者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就好像电脑的使用者只能看见屏幕上的图像,听见耳机里的声音,而这一起的根源和过程,都是法师在长期的生涯中,用敌人的生命,和自己的鲜血,甚至痛苦,费尽心机,一点一滴的总结出来的,如果要把施法过程写成一本书的话,伊凡相信不会比地球上这些复杂的工艺流程更简单,所以,他之前已经几次警告汪铭和安娜,在涉及自主施法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要开始了,这是你们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亲自体验一下,体会一下整个施法的细节。”伊凡对汪铭和安娜传话道,之后,他对着眼前庞大的空间站,抬起自己的右手——施法开始了。
第187章 理解
汪铭和安娜已经很熟悉伊凡的这种“教学”模式了,在这个时候,伊凡的想法已经完全向他们敞开,关于魔法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能非常清楚的体会,但是无奈,伊凡的思考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如同普通人看星际争霸职业比赛的主视角录像,每一个操作你都能看到,但却完全看不清楚。
这是一个空间联接,一个看似简单的法术,如果是作为标准法阵,那么施法者只需要在大脑里先预设联接的起点以及终点,再用手指或者意识在空间中想象这样一道直线,最后把它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不管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不过为了施法方便,大多数情况都是二维的矩形或圆形居多。
但如果这个魔法用自主施法的办法,那么……现在伊凡脑子里的画面就是这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施法者首先要确定一个起点和终点,这一点是一致的,然后,需要计算这两个点之间有没有差异速度,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默认是静止,那这个起点很快就会消失——伊凡已经通过学习知道了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前他只是知道这个现象,因为地球,甚至太阳系,都是在运动的,而这些运动,都是在空间内部,也就是说,空间本身是不运动的,那么,相对速度自然就会产生了,而对于这个速度的把握,施法者是很难弄清的,一般来说,每进入一个新的位面,法师都需要对实际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大量精神力的消耗。
除了速度,还有对施法距离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对于所有的空间魔法,这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不仅仅是传统的三维距离,如果是类似这一次的施法,两者位于不同的位面,那就意味着法师还得找出这两个位面在更高维度上的距离……
而关于这方面,光靠想象已经非常难以维持了,来地球之前,跨位面的施法一直相当于伊凡的“专利法术”,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数学功底比其他的法师都要强一些,他生命虽长,但光是为了计算这些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位面传送的基本数学结构,他就花了不下数百年,但即使是如此,他也一直没有找到这些数学上的一般规律,他找到的,也不过是经过无数次试探,最终确定的这几个点而已,每一个点都是一个适合居住的位面,这也是他一直能够逃跑,而没有被消灭的重要原因。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一直苦心寻找的“一般规律”,地球人竟然早就搞出来了,而且,远远走的比他想象的还要超前,地球人已经几乎把空间的本质全都通过那几条简单的公理推演到极致,也许,在从看到欧式几何五条公理,黎曼几何对于高维的数学描述,线性代数中对高维的数学计算,拓扑学中对拓扑空间本质规律的总结之后,他这才最终确定了留在地球,并扩大魔法影响的想法。
而伊凡现在脑子里闪过的,就是无数这样的运算过程,有方块状像魔方一样整齐复杂的矩阵变换,也有如同蔓藤一样长长的微积分变换公式,还有那无数的陌生数学符号,蛇一般扭曲的函数曲线,以及各种难以辨别,根本就认不出,甚至说不清楚的几何图形,大概唯一可以辨别的,就是关于空间站的外观几何描述,即使是有所准备的汪铭,也完全看不清楚这些东西都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一切的计算过程好像都是他自己做的,但是他明白,这不过是“意识共享”的一个假象而已,这些计算,都是伊凡,甚至整个意识网共同计算的。
对于这整个过程的细节,安娜已经没有学习的动力了,此刻她看着这些动作,只是抱着一种纯粹观看的态度,而丝毫没有去理解的想法,伊凡说的很对,作为一个施法者,学习这些细节完全没有必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的法阵已经足够使用了,而学习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魔法,才是施法者最应该,也是最迫切需要学会的。
高强度的计算和想象持续了仅仅数十秒,伊凡就睁开了眼睛,意识网的公共计算效果比他想像的还要好,而他学习的这些数学知识更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次施法之前,他并没有作相应的准备,如果是以前,这种大型特定的施法,可能光是计算各种参数,都要花上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