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了。”赵该点点头,看到曹泰身后不紧不慢的赶来一行士人。为首那人雍容高雅,举止从容,又听到曹泰说他姓‘孙’,赵该不禁想起了对方的身份,徐州治中从事孙乾。
孙乾是青州北海人,早年间因为郑玄的关系被推荐给刘备,征为幕僚,后来刘备入朝,留下一干亲信故旧继续在徐州任职,孙乾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的徐州刺史董芬是个耿直敢言的人物,在做侍御史的时候,就连颇受皇帝信重的贾诩他都敢公开弹劾,后来起起落落,到了徐州刺史任上,却是安分了许多,朝廷的几次新政都毫无阻碍的执行,朝中人都说他是关西士人的硕老,尚在中年,难说不会再进一步。
赵该在心里想着董芬、孙乾、曹仁这一系州郡官员,往日他在太尉府协理公务,竟是忽略了地方上种种复杂的关系,看来在徐州,董芬的话未必是一定管用的啊。两拨人见面后,他便笑着客套道:“孙君风采,我在长安也是久闻其名啊。”
“府君客气了。”孙乾善于接人待物,为人风雅,虽是青州人,但颇得徐州士人的好感,这也是他能长居治中从事的缘故:“州郡已设好宴席,若是二位不嫌,可使我为先导。”说着他又向曹丕拱了拱手,温言细说了几句,谁也不冷落,谁都照顾到了。
曹丕也是连连点头,于是赵该回到属于自己的车上安歇,孙乾骑马带人走在前面引路,曹泰是以私人身份来见,所以被曹丕拉上了车,留孔桂在车外扈从。
“大伯为何不多派一些人来?”曹泰注意到曹丕此行的护卫并不多,仅仅只是正常的规格:“眼下虽然太平了,但去年在河北、青州还闹过一阵贼、济南王都死了。要是遇上几个落单的亡命,可怎么办?”
“你也都说太平了,哪里还会有亡命敢袭击官府的车驾?”曹丕摇了摇头,忽然装作很随意的说起道:“这回出行,我其实也向阿翁讨要过典满做我的护卫,典满此人你或许不认识,他是阿翁身边营军司马的儿子,这人是阿翁的亲信护卫,又是老朋友的故吏……”
曹泰听他介绍了一圈,最后才说到重点:“可阿翁却不答应,还嫌我多事,就这么让我来了。”
“或许大伯考虑的更为深远吧,哈哈。”曹泰脑筋也算灵活,这个典满是谁不重要,他的父亲对大伯曹操很重要。讨要典满作护卫,象征意义恐怕更大于实际意义,想到这点,他就不敢随便接话了:“对了,大兄还在朔方吧?我有许多年没见他了。”
提起大哥曹昂,曹丕的脸色有些恹恹的,漫不经心的回了句:“喔,他在朔方还有的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