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页

“大英帝国拥有整个欧洲都无法对抗的舰队,难道也该说答应帝国是战争的挑衅者么?”外长微笑着的回答。

这个回答一出,酒席上好几位已婚或者未婚的妹纸或者眼睛一亮,或者露出微笑来。这个回答对于英国人来讲非常得体呢。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匈牙利希望和平。我们真的想在我们的土地上当一个安静的匈牙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喝酒、唱歌、跳舞。挣到钱,还能和家人一起到国外旅行。然而有国家,或者说俄国想南下到巴尔干,所以把我们匈牙利视为绊脚石。他们在1849年的时候已经血洗了匈牙利革命者。现在他们又准备再来一次。所以我们是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和平而战。诸位,我认为你们的聪明可以轻易理解这个事实。”外长同志努力做着自己的解释。“当然,我对诸位的理性完全信赖。所以我相信诸位是不会谈及这个的。”

前面几句其实没什么人在意,倒是最后一句话倒是引起了些兴趣。一位女士忍不住问:“您为什么会这么讲?”

“我见过很多聪明人。聪明人对于聪明人是不用讨论事实的,因为大家三言两语就能理解。聪明人对于蠢人没必要讨论事实,因为怎么讨论他们都不懂。”

外长的话音一落,酒席上就响起一阵笑声。有些人对此非常有感觉。

酒席结束之后,在沙龙里面的众人就开始喷起来。这次的主角不是意外被拉进来的匈牙利外长,而是几位大学教授。他们围绕人类的自我认知做了些讲述。小演讲中充满了英国冷笑话的风格。虽然有趣,但是和外长那种比较阳光型的心态不是很对路。

与有好几十号人,外长觉得自己大概只是来凑凑热闹。没想到英国佬接着请他发言,这让外长觉得有些意外。在小讲台上的椅子上坐下,外长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我是一个穷人。父母都是佃农,我自己小时候在教会学校里面上学。那实际上连学校都谈不上,只是一位有共和主义思想的教士每周五天给孩子们上上课。一位有共和主义思想的教士,我看过一本叫做《九三年》的法国小说,1793年,上次对共和主义教士有记载,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啦。”

下面的人们一阵哄笑。的确,共和主义思想的教士,这种存在的确有莫名的滑稽感。不管笑还是没笑,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倾听,能够听一位部长讲述自己的人生历史已经是很少见的经历。更何况,这还是以“穷人”作为自我认知的开篇。对于这些富有阶层的人来讲,更是极为罕见的经历。

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开开眼。

第629章 自己的战争(三)

“……革命战争结束了,匈牙利抵御住敌人的围攻,获得了自身的解放。”匈牙利外长阁下用这句话结束了五六分钟的讲话,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台下情绪比较紧张的听众轻轻吁口气,不紧张的听众则是趁着这个短暂的停顿稍稍改变一下坐姿。方才的几分钟里面,他们听到了一个悲惨又壮烈的故事。面前脸上有不少伤痕的匈牙利外长经历的故事震动了这些英国上层。自打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基本没有遭到外敌入侵,战争基本都是英国对外国动手。在英国本土上可没有如此惨烈的经历。

匈牙利外长喝完水,放好杯子。所有听众再次集中起注意力,哪怕匈牙利外长只是讲个故事,这个故事也够吸引人啦。

“战争中后期,红军已经基本确保优势,我就被组织上安排到外交部门工作。理由很简单,我跟着教士读过书,懂德语和法语,英语以及拉丁语也有点基础。当时我就想,我一个只知道打仗种地的穷小子,怎么就当上了外长呢?然后在党委会议上,我突然听明白了理由,也想明白了道理。我到现在都不是有钱人,但是我已经从被统治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员。就如诸位也是英国统治阶级的成员。在统治阶级体系内,只有工作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的不同。当然,这是我们匈牙利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我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和以前的被统治阶级完全不同……”

前面是悲惨的故事,后面就变成了鲤鱼跃龙门之后的自觉。这中间的反差让英国佬们有些难以接受。反倒是之前的情绪并没有特别被调动起来的英国上层人士,此时注意力翻到高度击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