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页

恩叔对于未来战争的预测有着无比的前瞻性,他在韦泽的时空说过“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战争的结果将是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证明了这些,俄国、奥匈、德国,皇权统治的二元帝国纷纷崩溃。欧洲公认的皇室们没了结果。不仅欧洲没了皇帝,中国、奥斯曼帝国、甚至是后来的埃塞尔比亚的皇室也都崩溃。只剩下些小国的国王们纷纷变成完全的君主立宪制度,交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

对做出这样预言的恩叔,韦泽从来不认为恩叔是什么和平主义者。

恩叔脸上露出了感慨的表情,他叹道:“世界局势已经变了。中国和英国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如果中国要是撕破脸硬上,可以解决世界。那种列王的纷争再也不是世界的主流模式。”

韦泽收起了笑容,荀子说过,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这非常明确的指出,和恩叔这样优秀的人在一起,对恩叔这样优秀的人有着仰慕和学习的心情,是一种最快的学习办法。在世界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当下,恩叔没有刻舟求剑的把以前的想法强行套用过来,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当下做出判断。

当下的事实就如恩叔所讲,民朝通过与英国合作来操纵欧洲事务,控制了欧洲之后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但是我们并没有摧毁世界的打算。恩先生,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我们中国今天统一了全球,明天大概就会闹分裂。所以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尽快推动生产力水平,完成信息化革命。当然,你我大概是看不到那天了,但是一旦达成之后,人民大概就真的有自我解放的可能。”韦泽还是千篇一律的老说法。

“欧洲就这么下去不成?”恩叔对于欧洲的感情看来很深。

“欧洲人民真的需要革命的时候,他们就一定会站出来革命。革命不是你我创造的,革命首先是人民的需求。我们中国在1850年的时候,大家哪怕死,都要出来革命。相信我,欧洲人民有需求,就一定会站出来!”

第492章 生命的出路(七)

南京有好多王府改建成的博物馆,例如洪秀全居住的天王府就变成了太平天国博物馆。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出身不低,他曾经好几次进到过皇宫里面参加活动,对于中国样式的王府,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惊艳。和看着就古旧的建筑相比,倒是前王府之外的整座南京城给俄国青年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前王府内部震动这些俄国青年的内容自然也是有的。博物馆里面大量内容详实的历史介绍以及各种物品展示,让这帮年轻人对宏大的中国革命的前奏曲有了极为直接的接触。

从金田起义开始,极少数的人变成了上万人。在广西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韦泽加入的太平军如同出栏猛虎般开始纵横长江流域。上万人很快就变成了十万人,韦泽一个月内行军上公里,神兵天降般抵达南京城下。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又变成了几十万人,那时候拥有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齐王韦泽等名将在内的太平天国蒸蒸日上,眼看就要席卷天下。

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年轻同志们有些目眩神迷的看着有关韦泽的介绍,1853年到1855年是太平军的全盛期,韦泽在他20岁到22岁之间,以方面军司令的身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名伟大的统帅以一己之力对抗了满清绝大多数主力部队,并且不断获得胜利。

外部压力降低,内部矛盾就随之膨胀,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火并葬送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对东王麾下头号战将韦泽实施了暗杀,但是前去岳父家过夜的韦泽躲过一劫,随即收编了被强行编入东王麾下的前部队,冲出南京。

看到韦泽坐拥当时太平天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野战军,在侥幸从暗杀中逃出性命之后并没有立刻反戈一击,而是选择与太平天国恩断义绝,带领部队和革命群众一起南下。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感觉完全不能理解,太平天国所有野战军加起来也不是齐王韦泽麾下四万精锐的对手。当时其他野战军距离到天京城都有六到十天的路程,而韦泽的全部部队只用两天就能抵达南京城下。而韦泽的选择却让他登上至尊宝座的时间向后推迟了至少五年。如此伟大的人物竟然因为感情而做出了如此的让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觉得很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