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根烟,韦泽在圆明园的书房里面来回走动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按下纷乱的思绪,平息了心情,他拿起共识来继续看下去。看完最后一页,韦泽再也没心思去看那封信。韦泽这次干脆就背着手出门在圆明园的湖畔散起步来。
国资委的同志们的确看到的问题的关键,现在中国还没开始搞金融业,更没有搞金融杠杆。政府采取的还是非常传统的搞生产,弄出盈余,把这些盈余投入到基础建设上。必须承认的是,这种积累非常扎实。同样需要承认的是,这种积累的效率就不是那么高。现在中国和美国都在疯狂的建造铁路,美国搞的是公司模式,在股票市场上大肆圈钱,筹集资金。所以在历史上美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从美国国内与全世界筹集到了海量的资金,修成了几十万公里的铁路。
当然,美国铁路泡沫崩溃之后,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现在国资委的同志还不懂金融工具,可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资委的同志请求韦泽出来,以韦泽惊天动地的能力拉动中国实现工业上的突破,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再次大爆发,以解决眼下的困境。
警卫员和秘书看韦泽背着手,慢悠悠的在风景如画的圆明园里面走,脸上又是露出笑容,不久之后神色又凝重起来。大家也知道韦泽都督考虑的整体是好事,但是他又要做出比较重大的决定。就如前几天韦泽与俄国使者见面之后也出来散步,他脸上的浓厚杀气让警卫员与秘书都感觉到背后一阵阵发凉。
到了下午,阮希浩前来找韦泽。他说道:“北上黑龙江的初步计划已经完成,都督请审阅一下。”
韦泽却说道:“这件事我交给北方司令部来办,我已经决定回南京去。”
“为什么?”阮希浩颇为惊讶,不过心里面也有些欣喜。韦泽坐镇在北京,阮希浩所有军事指挥都得向韦泽先汇报。这跑来跑去的比较麻烦还不算什么,上头有韦泽压着,阮希浩觉得很是施展不开。
韦泽却没直接回答,他说道:“我准备调沈心同志来负责北方的土改工作,在这方面你要和他配合。”
沈心如果只管土改问题,阮希浩当然没有意见。他立刻答道:“是!”
“另外,我记得你谈起过电报要是没线,到处能移动就好了。应该有这回事吧。”韦泽问阮希浩。
“真的能有这种东西么?”阮希浩大喜过望。
韦泽严肃的看着阮希浩,一字一句地说道:“无线电报是绝对机密的东西,我想你很清楚无线电报的意义所在吧。”
“都督,你前一段开始要求强化保密,和这无线电报有关么?”阮希浩带着大喜的表情试探着问道。
经过这一段的整顿,不仅保密纪律逐渐深入人心,阮希浩也逐渐理解了保密的意义。青岛号军舰如果被外国人知道内部设计,他们就能学走。光复军拥有青岛号之后可以随意碾压其他国家的军舰,而其他国家如果有了青岛号这样的军舰之后,光复军又该如何应对呢?现在保密已经不是简单的作战情报保密,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同样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对象。听到无线电报,阮希浩觉得韦泽的做法绝非是临时起意,而是真的有很长远的打算。
韦泽没回答这个问题,说的却是执行的事情,“我给你讲,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你不保密,而是你的保密方法不对。我现在觉得你是憋着劲憋得太狠。弄个啥都是保密保密保密。这种事情得讲方法,而不是你一味的去蛮干。按你的做法呢,外人不知道我们要保守的秘密是什么,但是从你的行动里面却能够发现你在某些地方放了不少秘密。保密体系不是针对保密的内容,而是要让部队更有纪律。那是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打听的不去打听,不该说的不去说。这才是保密。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