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好歹还能用地主士绅作为他们统治的基础,虽然新官到了地方上之后也会与当地的地头蛇斗争一番,但是从长远来看,双方却不是势同水火的关系。从光复军学校里面毕业的人,当了地方上官员之后行的是光复军的意志,对地主士绅是从来没有任何善意。
既然光复军要摧毁地主士绅,那么曾国藩就没有了任何选择,只有与光复军不死不休。在此时,任何对满清朝廷的质疑都只会动摇曾国藩的决心,这是曾国藩不能接受的。不管慈安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多么外行,曾国藩都要求自己不能有丝毫对慈安的不认同。
就在此时,慈禧对慈安说道:“姐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曾国藩所说的也很有道理。”
听到了慈禧这么通俗的解释,慈安倒也恍然大悟,她答道:“原来如此。”
慈安又问了些别的问题,曾国藩也一一回答。问答结束之后,慈安就让曾国藩暂且退下。恭亲王奕訢问慈安,“太后,你看曾国藩此人如何?”
慈安从容答道:“此人很是恭谨,看来是个忠臣。”
恭亲王奕訢一愣,他没想到慈安竟然给曾国藩如此高的评价。不过慈安是个从来不爱多说的人,正在恭亲王奕訢想着怎么进一步询问的时候,慈禧开口说道:“恭亲王,太后不可能不懂曾国藩的话,只是太后想试探曾国藩一下。若是那种心中对朝廷并不服气之人,那定然会有所表露。曾国藩此人却只有恭谨。这才是忠臣的模样。”
恭亲王奕訢才恍然大悟。他其实方才也有些奇怪,慈安太后不可能不理解断了捻军粮食的作战方法。可慈安那表现仿佛她理解不了这点。听慈禧这么一解释,恭亲王奕訢才算是明白了慈安的意思。有了思路之后,恭亲王奕訢心中忍不住大大佩服起慈安来。此次征召曾国藩,目的就是想大用曾国藩。若是普通的权力者,首先考虑的是曾国藩的能力。慈安不懂军事,那么她就先测试曾国藩的忠诚心,测试曾国藩对君主的态度。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若是让对朝廷有不敬心思的人掌握了大权,结果只怕就是悲剧。
“那太后要不要用曾国藩?”恭亲王奕訢问道。
慈安没有直接回答,她反问恭亲王奕訢,“八旗也整顿了这么久,他们可否还能打仗?”
第108章 捻军(二十)
“八旗能不能打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理论上,实践中,八旗也都是有各种军事训练的。即便是这些训练还是很传统的拉弓放箭等训练,训练总是训练。若是让八旗前去屠杀百姓,只怕他们还能办到。
只是慈安太后在接见了曾国藩之后,询问恭亲王奕訢八旗能够上战场,恭亲王奕訢张口结舌了一阵,竟然回答不上来。上战场就要面对生死,若只是些无关痛痒的战斗,折损点八旗人员倒也罢了。但是现在乃是决定满清朝廷命运的战斗,八旗军若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那满清的根基就动摇了。
但是面对慈安平静但是坚定的目光,恭亲王奕訢也不敢不答,他狠下了心说道:“回禀太后,奴才觉得八旗大概能战。”
恭亲王奕訢也是下了极大决心才做出如此回答的,八旗固然是满清的根基,不过眼下的局面是八旗若不能打仗,就只能让曾国藩这些汉人大臣带兵打仗。可对面的韦泽等势力也是汉人,汉人大臣若是觉得撑不住,投降了。汉人自然会接受这帮汉人。可旗人会有什么下场?南京的旗人、苏杭的旗人、福建的旗人、西安的旗人。这些旗人在当地失守后荡然无存。若是旗人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那战死就战死吧。若是汉人完全靠不住,那大清灭亡的时候,旗人就有必要一同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