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洪仁发立刻答道:“遵天王旨意!”
林凤祥脸上丝毫没有厌恶,他欣然答道:“尊天王旨意。”
此时天国精锐都归林凤祥指挥,洪秀全还派了御林军的张应宸参战,若是没人监军是不可能的。安王洪仁发监军,恰恰说明洪秀全也看明白了局面。安王洪仁发虽然讨厌,但是他却不是傻瓜,事后争功那是一回事,打仗的时候他恰恰不会在背后乱拖后腿。而且即便他胡说八道,以林凤祥的地位也可以置之不理。只要能打赢,一切都不是问题。
太平天国在沉重的军事压力面前做出了自己的调整,总算是一定程度团结起来了。而此时他们的好运却不只如此,光复军北伐部队已经开始围攻衡阳。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又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而雅称“雁城”。此时早归的大雁们却被隆隆的炮声给惊动的向着远离炮火,更加清静的地区去了。
部队由四四制变成了三三制,数量减少。一般来说,为了弥补火力密度,需要在部队配备机枪。机枪需要无烟火药,无烟火药制备不是问题,但是韦泽不想毫无意义的把装备过度推进。此时若是被英法学到了机枪的开发,那就未免太没意义。没有机枪,那部队就只能靠增加火炮数量来弥补火力,所以三三制的部队数量减少,火炮的总数却增加了。
湖南的湘军进攻精神有限,11军与12军行军中又大量用了船只,行动速度很快。湘军出击部队与光复军交战不到两小时就全军覆没,无一人得脱。城内的湘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死死围在了城中。
光复军行动的速度极快,城外的据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完全占领。有了前一段训练的基础,大伙虽然跑的气喘吁吁,可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战任务。
11军的第一师政委周金国擦了擦汗水,在炮兵阵地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衡阳城。三寸炮是野战炮,射程两公里。野战时候很方便,但是作为炮台的火力就显得射程不足。所以运到制高点的是六寸炮。这种火炮纯钢铸成,也采用了锻铸之后挖孔的技术。射程有四公里,是军级才有的重炮。把这么些大家伙给搬到山上,即便有橡胶轮胎的炮车运输也相当的困难。而年轻的战士们硬是在很短时间内把四门六寸滑膛炮给运到了高地上。
部队改编之后,规模缩小。原本师与团之间还有一个旅的单位。现在旅成了军直属的作战单位,所以周金国就连升两级,成了师政委。周金国很想看看六寸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看着城头上如同蚂蚁般的湘军,周金国命道:“先开几炮校正一下射击诸元。”
构筑了稳定的炮位地基,炮兵进行了一番测量后,先开了一炮。或许是站的比较近,周金国觉得这六寸炮的炮声反倒没有三寸炮更加尖锐。不过这大炮却震得周金国有点心慌。而呼啸的炮弹竟然命中了城头,就见衡阳城头上炸开了好大一股烟雾,一面大旗旗杆被炸断,被气浪撕碎的大旗拖着碎裂的旗杆飞上天空,飘飘然的飞进了城中。
“带劲啊!”周金国喜道。城头上的那股烟雾比三寸炮造成的可要打出去不止两倍。肉眼看上去,至少得有五六倍之多。而硝烟与尘土也好久才散去,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楚,城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坑。
炮兵们又开了几炮,不管是命中城头还是命中城墙外侧,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有一发炮弹击中城墙靠内侧的垛口,半人多高的垛口被炸飞了得有三四米的一截。除了那些被炸死或者重伤的,炮击位置附近的湘军们一个个吓得躲到了城下,原本满是人的城头显得空旷起来。看到这样的局面,周金国只觉得心里面跟吃了糖水梨一样无比舒坦。将近半年的训练积攒起来所有不爽都随着炮击烟消云散了。
光复军并不认为攻不下衡阳,所以参谋部制定了一个围点打援的计划。如果湘军真的不来救衡阳,那不用讲,立刻全面攻城,拿下衡阳。如果湘军派遣援军,那首要任务就是彻底消灭湘军的援军。所以包围网并不算很紧密,留给了湘军派遣人去求救的通道。当然,这通道只能让小队出去,如果衡阳守军想逃跑,他们敢出城就会被歼灭。
光复军11日出发,17日就围住了衡阳城。到了21日,一支前来援救的湘军终于从湘潭出动了。根据情报,这支湘军数量有五千左右。装备还算马马虎虎。
周金国的第一师接到命令前去迎敌,行军一天之后,原本预计能与湘军碰上,没想到侦察部队回报,这支湘军竟然一天没走出20里。光复军为了在战斗中留有充足的体力,这还是悠着行军,一天也轻松走了40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