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韦泽只能笑笑。对1848年欧洲社会大动荡的总结,必然得有后世的大量资料和全面反思,韦泽本人也是看过别人的文章之后印象深刻罢了。
柯贡禹继续说道:“还有,马先生送了很多书给你。他说其中有他的新完成的什么初稿。一定要都督您看了之后给他回信。”
韦泽自己可没能力读英文版的书,而且马克思的初稿到底是英文的还是德文的,韦泽自己也不清楚。他换了个话题,“去了英国之后有什么想法。”
“我们能打赢英国,真的是因为英国离咱们太远了!”柯贡禹发自内心地说道,“我在码头远远的见过一些英国兵船,那大船可是铁造的。那种船若是开到咱们这边,就咱们现在的炮,根本打不动。我原本去香港的时候,见到的东西就觉得很厉害。和英国本土一比,根本不算事。都督,您能领着我们变得比英国还厉害么?如果咱们能比英国还厉害,那咱们也能打到英国去!”
韦泽原本觉得柯贡禹能够知道天高地厚,能够知道得学习进步,这已经是完全达到了派他们去英国的目的。没想到柯贡禹最后还能说出如此有骨气的话,重重的点点头,韦泽大声说道:“我们一定能做到!”
第124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四)
1858年1月16日。
“呜!呜!”的汽笛声在珠江口处响起。那是一艘悬挂着赤红色旗帜的轮船,赤色的旗帜上写着黄色的“光复”二字。在珠江口附近有两艘英国的蒸汽船,远远见到这艘轮船,它们就调转航向靠了过来。
桅杆上的了望哨立刻向下面传递了英国船只靠近的消息。舰长室里头原本比较紧张的气氛,此时更显得肃然。
“不用管他们,英国人不敢对咱们动手,咱们继续走。”舰长下达了命令。光复军与英国香港方面签署的协议中有关于通航部分,英国人不得拦截悬挂光复军军旗的军舰。否则,视为开战。当然,光复军在对英国香港方面宣战之前,也不能拦截英国军船。把这等赤裸裸的军事威胁写进协议里头,都证明了双方对这份协议的重视程度。光复军也好,英国方面也罢,都将对方视为有份量的敌人,所以都不希望在正式作战之前搞出什么擦枪走火的事情。
“那英国佬的军舰靠过是想做什么?”政委忍不住问道。
舰长白了政委一眼,“英国人想干什么我怎么知道,或许他们只是吃饱了撑的想凑上来看几眼。看就看呗,难道咱们还怕他们看不成?”
其实舰长猜的非常正确,英国蒸汽船凑上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这是一艘英国人从未见过的蒸汽船,与英国的蒸汽船不同的是,这艘船没有明轮,却靠了蒸汽动力在行驶。不用讲,自然用的是螺旋桨动力。在这个时代,螺旋桨动力固然已经在很多船只上运用,却还远没到完全占据主流地位的程度。既然这艘蒸汽船不是英国船,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光复军制造了一艘使用尾部螺旋桨的蒸汽船。
英国蒸汽船努力上来围观的打算却失败了,光复军的轮船航行速度在英国明轮蒸汽船之上,而且这艘船驶出了珠江口后往南驶去,显然是要沿着广东海岸南下。英国方面在广东南边海岸附近并没有港口,追了一阵之后,只能放弃了。
六个小时之后后,英国在华的全权代表额尔金瞪着眼睛,大声问面前的两位船长,“你们说一艘光复军的蒸汽船驶出了珠江?”
“是的!这艘船大概有两百公吨的吃水,航速超过9节。没看到船舷两侧有炮位。倒是舰艏有一个炮台,没看清上面安装了什么样的火炮。目测不会超过4寸。”这年头能够混上船长的都不是一般人物,只用看就能看出诸多数据。不管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到底有何等了不起的地位,面对海军问题的时候,英国船长们自有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