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以江南风情来说,扬州还是比苏杭更有北方的味道,但是沉淀在城市中的风韵,虽然不是糊墙般完全坦露在外头,却在沁入了扬州城内的每一个细节上,这种稍带一点点挑逗般阴柔的细腻感觉让韦泽很是喜欢。

不过韦泽来这里是为了打仗,而不是感怀的。没去太平军在扬州丞相府休息,韦泽直接带兵登上了扬州城的南城墙。单筒千里眼中,清军的营寨隐约可见。城外被烧毁的房屋,证明了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激烈的战斗。

清军现在并没有攻城的迹象,也不知道江北大营的一系列营寨有没有接到从瓦窑铺败退的那股狡猾清军带去的消息,更不知道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稍微查看了一下城外的局面,韦泽就对曾立昌地说道:“曾丞相,你在城南的兄弟们先撤走,把城南交给我们……”

“遵命!”曾立昌立刻答道。曾立昌也知道一点关于韦泽的传闻,即便是没有那些骁勇善战的传闻,就韦泽能从淮安打到扬州这件事,足以证明了韦泽的能耐。而有能耐的人最擅长的往往是驱使别人,曾立昌挺担心韦泽接掌了扬州的全部指挥权,然后命令曾立昌所部出城与清军作战。韦泽接掌城南防务的命令一下,曾立昌一颗心完全落到了肚子里头,看来韦泽是真的准备自己进攻清军江北大营。

第78章 东进序曲(十)

韦泽的部队进入扬州城的消息让统领江北大营的江宁将军托明阿颇为恼火,原本扬州守军就不足一万,清军一年多反反复复打了几十次都没能打下,现在又有两万多人进入了扬州,更是打不下扬州了。

对这样的局面,托明阿将军立刻下了决定,他派遣副将德兴阿带领四千兵马前去扬州城南摆开阵势进攻一下,力求趁着韦泽刚到扬州的时候震慑一下韦泽的士气。

托明阿并非没有听说过韦泽的名头,束发粤匪在粤匪中也是响当当的角色。不过托明阿带了数千清军,就能在扬州与南京之间坚守一年多,并且死死压制住扬州城。有这样的战绩,托明阿将军对自己的部队非常有信心。

然而从瓦窑铺逃回来的游击熊启倒是敢反对这个命令。熊启乃是托明阿的心腹,或者说是上贡给托明阿最多的将领。江北大营的清军虽然在历史知识,文化教育,甚至是文学造诣上都没办法与韦泽相比,但是他们却很本能的就明白一件事,这扬州乃是极为富裕的地方,能够在此地驻扎,不好好的捞一笔才是大傻瓜。

从托明阿开始,清军将领们都在各地的营垒圈起来的地盘上横征暴敛,反倒是太平军占领的地区没有这等事情。军官们从下属那里收到了好处之后却也需要向他们的上级上贡,熊启这厮向托明阿上贡的数量总是最多。所以他逃回来之后,托明阿倒也没有治他罪的打算。

可熊启不仅没有收敛,反倒是当众在托明阿的大帐中开始散布失败主义言论。什么太平军南下之后进入扬州,已经对江北大营造成了三面夹击啦。什么太平军势大,长垒只怕守不住,所以干脆大伙找个借口过了长江去加入江南大营啦。总之,熊启是满口胡话。

“熊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托明阿很不耐烦的问道。

“大人,属下是真的觉得咱们还是撤到长江以南更好。”熊启也不说理由,只是这么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苦瓜脸努力劝说着。

这下托明阿忍不住厌烦起来。他心里头原本是在骂熊启糊涂,若是朝廷允许江北大营的人随意过长江去江南大营那里,那朝廷设置江北大营作甚?然而想到这里之后,托明阿的思路猛然扩展开来。若是托明阿真的听从了熊启的建议,带着熊启等将领逃去江南大营,盛怒的咸丰皇帝只会处罚托明阿等知名的军官。熊启这样的游击只怕在朝廷派个新将领之后还能继续留任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