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这个平凉少上造当得颇为满意,不但待遇好薪水高。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自己治国的抱负。平凉城从一个残垣断壁的废城,到现在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地,倾注了李斯的大量心血。云玥还不时的从犄角旮旯弄回来一些奇才,就好像上次带回来的庞援。将城外的市场,治理得就相当不错。
昨天见了那个叫做范增的,似乎也是个人精。说话两只眼睛叽里咕噜乱转,一看就不像是个好人。既然同为楚国人,说不得要照顾一下。
齐国远猛灌了一口凉茶,他有些奇怪。平凉人为何这样善战,他有些怀疑这些人都是军伍上的人出身。只不过短短三五天时间,弩箭便射得有板有眼。虽说还达不到百步穿杨,但二百步上,那些人形靶还难不倒他们。齐国远思虑着,明天是不是开始教授枪棒。
乌孙季长已经将齐国远的家眷偷偷接了过来,居然没有引起齐王的注意。想必此时的齐王,已经将这位齐大将军忘记。
经过半年的相处,齐国远似乎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所有的人都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干劲儿。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牧牛童儿脸上都带着笑。这里没有齐国那种暮气,齐国远喜欢这种气氛。如果可能,他不打算走了。自己弄丢了章佳公主,回去只能被齐王剁碎了喂狗。
邹衍在办学,虽然只是建成几间校舍。但邹衍已经有了第一批弟子,都是一等一聪慧的孩子,每日里除了读书识字之外。算学是一门重要学科,邹衍对于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这样的口诀兴奋莫名。于是人们看到,在一群顽童之前。一个半大老头子,同样认真的在朗诵。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韩非在秦法的基础上,努力制定出一部符合平凉实际的根本大法出来。从拥护云侯爷的合法统治,一直到随地吐痰大小便的惩处。无一不用法律的框架构架起来,让人们规矩的生活。这便是韩非的学说之本,现在来看,成绩喜人。
第42章 鸡冠山游记
“一般的秦弩都用无羽箭,为的是让弩箭飞得更远。不过这样一来,准头就没办法保证。虽然能射五百步,但实验证明五百步上已经没有多少杀伤力。仅仅能够射穿麻布衣服而已,最佳的杀伤距离大概在二百步到二百五十步之间。在这个距离上,匈奴人的皮甲即便抹了油也会被轻易撕开。就算是遇到魏武卒青铜重甲,也能射穿不过威力就会减小许多。咱家带着偏心轮的弓,似乎也能做到这种威力。不过弓的箭是带尾羽的,准确性好了许多。
这种带着转盘摇把的弓,弓臂用薄钢片打制。弓弦用的最新的拉丝工艺拉出来的钢丝。可以将有尾羽的弩箭送出去八百步,有效杀伤距离四百步。力道可以贯穿重甲,乃是战场上的无双利器。”
鸡冠山武器试验场,这里赫然已经是一座兵城。数座小型城堡形成了一个个坚强堡垒,看得出来选址的时候一定有蔚獠指点。城堡间互相依托支援,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群。城堡上有各种各样脑洞大开的杀人机器,带着尖的成排铁矛。还有一种南瓜大的纯钢铁球上面长满了刺儿,据说战时被铁链栓住。就会像钟摆一样来回摆荡,想想爬云梯的人,云玥就心底发寒。
还有一种陶罐里装着西域火油密封好了,战时点着了就往城下扔。这玩意绝对是攻城军卒的噩梦,听说耿师傅还进行了蒸馏提纯,实验结果是加入一些糖霜,威力会大上一些。这货都开始玩蒸馏了,云玥很佩服古人的探索精神。
最让人叫绝的是改良过后的三弓床弩,虽然体积减小了些。但射程与威力却大大增加,利用了绞盘的功能使得上弦更加容易。只要三个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可谓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不二选择。
耿师傅正在显摆的,是三弓床弩的二点零版本。体积更加的小,整张弩纯手工打造。带着尾羽的弩箭有两尺长,箭杆有拇指粗。没点自重弩箭是飞不了多远的,发射的声音居然有些像撕裂亚麻布的声音。
四百步外的小人穿着一身平凉重铠,纯钢打造的重铠居然想纸片一样被撕开。尾羽钉在重甲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箭杆上的倒刺歪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