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养心殿的议事就散场了,军机大臣们回到了隆宗门外的两层五间楼房内继续处理公务,第一个需要公布出去就是李鸿章载凌等人的任命,圣旨已经写好,等着送到养心殿用印就可以明发天下,军机章京和苏拉们鸽子一样飞进来飞出去,还没等到圣旨写好,几个任命的消息就已经传出了宫,差不多朝中的大佬们都知道了消息,那就是李鸿章正式成为疆臣之首,直隶总督,心愿得尝。

恭贺的人已经络绎不绝到了安徽会馆,只是李鸿章之前受了皇太后的敲打,十分的低调,把之前的得意张扬都收了起来,现在圣旨未下,一切事情都未有定论,若是在这个要紧的时候大喇喇的要接受欢迎恭贺的人,若是惹怒了皇太后,任职的事情徒增变数,这就是难看了,所以一概杜门谢客,载凌等总督尚书等人都有恭贺之人,但除此之外,混在这里面的一个小消息,军机处任命袁世凯为驻朝鲜防备军管带兼任朝鲜通商大臣的命令无声无息的淹没在这么多的命令之中。

安徽会馆内,一个深幽安静的跨院里头,新鲜出炉的直隶总督三口通商大臣北洋大臣李鸿章这时候偷得浮生半日闲,正躲在房中练字,女儿李菊耦在边上磨墨,这个时候夙愿得尝,他整个人真是神采飞扬,下笔也是有如神助,临摹书圣的“快雪时晴帖”,字字如龙,意态飞扬,最后的一句“山阴张侯启”里面的那个“启”字是端正从容,又有飞腾得意的韵味在里头,“势巧形密,意疏字缓,用墨清和爽朗,浓淡适宜。”菊耦瞧了瞧赞扬说道,“父亲这些日子的字就属今个,最通达不过。”

“只是。”菊耦的眼珠子乌溜溜的一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写的是自己个儿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父亲您的字里头,却有一种寒冬过后春风初展的味道,这和王羲之的原意,可是不尽然相同啊。”

李鸿章哈哈一笑,“古人的心境,咱们现在的人是很难体会到了,你爹爹写这个,取其愉快之情就已经足够。”

第855章 不请自来(一)

“古人之意你爹爹又如何尽数知晓?自然是直抒胸臆罢了,这快雪时晴帖是写大雪初晴,女儿你说的不错,我如今是心愿得尝,比左将军的大雪初晴来的更为痛快了。”李鸿章笑眯眯的点头,他对着李菊耦笑道,“还是女儿你的想法说的对,一下子说中了太后的心事,我这番作为,自然是顺了太后的意思了。”

“父亲您是顺了如今太后的意思,只怕将来的烦恼还有许多呢。”李菊耦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父亲您的近忧是免了,将来的远虑呢?”

“这近忧远虑是不会一起子来的。”李鸿章显然这会子心情极好,也不在乎这些远处的烦心事,“说到这里,我倒是要学一学左季高,他那样豁达,只顾及眼前,无暇去惜声,也不会顾忌子孙如何,倒是坦坦荡荡,没人去指摘他什么,如今先把眼前的事儿办好了,将来的事儿,如何,还是两说呢。”

父女两个人打着哑谜,也没明说这个远虑是什么,李菊耦不是不识趣的人,见到父亲如此高兴,也就不说那些扫兴的事儿了,转而说起了其他的事儿,“皇太后现在抓紧着把这些要紧的位置都一一放好人,军机大臣、总督、尚书侍郎,这么一大群,将来就算皇上亲政了,一时半会也不好动吧?我前头还以为,太后会把这些位置留着给皇上自己个安排呢。”

“一来是时间也不够,这么多的空位置,是不能停着这么久的,二来么,太后总是要先把自己的人安排了,这才好安心归政嘛。”李鸿章拿着笔笑道,“这是一定之理了。”

“第三个也要酬功对不对?”李菊耦笑道。

“女儿啊,人家是看破不说破,你倒是好,看破还要说破。”李鸿章拿着沾满墨汁的笔尖半空之中点了点菊耦,“你把话这么都说尽了,还叫老父说什么呢?”

菊耦吐了吐舌头,调皮一笑,“既然父亲已经写好了,那就快些题字吧,今天是父亲高升的好日子,女儿把这字儿好好存着,日后作为一个纪念也好。”

李鸿章点点头,他对着边上一直伺候着不说话的长随李三说道,“除了老夫我的任命之外,还有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