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页

王会所部,背靠长江,左翼舒州,右翼庐州,大唐还未对舒州用兵,所以王会左翼安全;盛唐的唐军,背靠寿春,右翼舒州,左翼庐州,舒州暂无夺取之打算,所以必须得保证庐州到手。

众将都同意李彦超的意见,于是李彦超打定主意。

不日,他只留了两个指挥坐守盛唐,带领主力南下,去找王会的晦气。

从盛唐到庐州,地势大致一马平川,周边都没甚么险要,紫蓬山与大别山之间,有近百里广阔之地,足够李彦超任意纵横。

这一日,也就是李彦卿在英山设伏的当日,李彦超到了舒城附近,他那些乔装后到舒城附近打探敌情的心腹,接连回来向他复命。

“贼军有一部兵马,驻扎在舒城西北四十里之外的施桥镇,应该是王会的先锋。”百姓打扮的心腹指着地图向史彦超汇报,“此地是个三岔口,算是要地。”

四万兵马不可能窝成一团挤在一起,从兵法上讲,这样不利于调度,也不利于应变,一旦有甚么意外,比如说敌军夜袭,一乱就全乱了,兵马分开扎营,彼此有距离但又不至于距离太远,既能避免一营乱全军乱,也能在一营有变时相互支援。

“有多少兵马?”史彦超问。

“大抵三千。”心腹回道。

想了想,心腹又补充:“贼军主营在舒城,距离此地最近的营垒,不过二三十里,若遣马军支援,不需要太久。”

李彦超沉吟半晌,忽然道:“就打施桥!”

当夜,李彦超率领部曲,抹黑潜向施桥吴军营地。

如斥候所探,此营中的吴军兵马,数量的确在三千上下,主将是个在楚地颇有战功、以骁勇著称的壮年汉子,今日他听闻王会往庐州调发了五千援军,帮助庐州守城,私下很是发了一顿牢骚,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在这里多耽搁些时日,一心想要直捣寿春杀败唐军,好建功立业的主将,自然打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

夜里吃了些饭食,本想饮酒,考虑到大战在即,还是耐住了性子,在抢来的一个小家碧玉身上耕耘半晌之后,摆了个大字沉沉睡去。

到了深夜,正做春秋大梦的主将,在幻境中纵马驰骋大杀四方,身前唐军败退如蝗虫,身后吴军进击如虎狼,那传闻中不可一世的李从璟,一面惊慌逃窜一面丢盔弃甲,让他放声大笑好不畅快。

直到亲兵在帐外大声疾呼,主将才从梦中惊醒,他坐起身怒道:“何事吵闹,惊扰某家美梦?!”

话音刚落,主将就察觉到不对,果然,亲兵在帐外嚷道:“贼军夜袭!将军,贼军杀进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