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页

与朝廷撕破脸皮自然是不妥的,却又不能任人宰割,为今之计,只有以斗争换和平。一言以蔽之:让朝廷知难而退。

此言李守敬自然同意,如是,算是为接下来的行动定下基调。基调定下,往下不过是谋划具体行动,就要容易得多。

见李守敬与皇甫晖商谈有了结果,高行成提醒道:“大帅,徐永辉还在偏厅等候。”

李守敬心中既已有谱,自然也就知晓该如何答复徐永辉,他大手一挥,“设宴,为皇甫将军与徐将军接风洗尘。告诉徐将军,让他放宽心,滑州早晚还是他的!”

……

当夜宴席,设厅中载歌载舞,李守敬、皇甫晖、徐永辉等推杯换盏,宾主尽欢,一直宴饮到次日天明,这才散去。

李守敬从设厅出来,并未直接去休息,而是踱步来到东书房,在丫鬟的伺候下洗了把脸,又喝过醒酒茶,就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看样子是在等待什么人。

未及三刻,李守敬等的人到了,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相互见礼过后,李守敬招呼中年男子落座,那男子似乎颇为急切,屁股刚挨上座椅,便开口问道:“天色尚早,李帅如此着急叫下官来,可是有要紧之事?”

事关重大,李守敬不打算吊人胃口,直言道:“安公托付之事,本帅已谋划妥当,今日请先生来,便是要与先生合计一番。”

“哦?”茶水点心刚被丫鬟端上来,中年文士闻言放下已到嘴边的茶碗,目光炯炯看向李守敬,“未知李帅打算如何行事?”

李守敬与面前之人接触时日不久,但所谋划之事既为不宣之秘,也就没那么生疏,时间紧迫,形势不等人,李守敬直言道:“朝廷意欲拿银枪效节开刀,李从璟想要在濮州掀起风浪,此事已无转圜余地,本帅不抱分毫侥幸,只得迎难而上。”

“李帅高见,然则如何迎难而上?”

“李从璟行事胆大而细致,要直接对付他极难,为今之计,唯有对秦王府其他人下手。”

“此言甚是英明,然则如何下手?”

“秦王府之人如今大部分在滑州,自然是遣人秘密进入滑州。听闻秦王府官吏正在各地清算处置流民不当的罪行,逮捕各地官吏、富豪,甚是连寺院都不放过。如此激烈之举动,激起民愤实属正常,群情激动,聚众抗拒,失手殴杀几个秦王府官吏,都是平常之事。”

“的确如此!”中年文士赞叹不已,如此阴损的手段,说来让人觉得恶心,但无疑会非常实用,“等到滑州各县乱成一团,李从璟想要进入濮州,不知要等到何时!”

李守敬自家人知自家事,事到如今也知道一些对手的深浅,闻言摇头,道:“李从璟乃暴戾之辈,素有大功,难免桥横,加之其行事向来无所顾忌,节度幽州时连朝廷之命都敢不顾,遑论现在朝廷是他家的?他在滑州吃了瘪,必定恼怒非常,岂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