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之前在废王李倧的朝廷里,只能算是郁郁不得志,但是在李珲复国之后,一时侥幸,得以幸进,成了李珲的左膀右臂。其人身为辅政大臣,手掌高丽权柄,并应该与我们合作,切实巩固两国邦交,可是他却有意阳奉阴违,口中宣称畏服中华上邦,暗地里却各种掣肘,使团交给他来办的事情要么不办,要么就拖拖拉拉来办,让我们使团深受其苦。而且……就是他暗地里唆使李珲生疏我们大汉使团,说什么‘高丽国内之事理应由高丽之人自行解决,不应该受制于大汉’之类的话,煽动高丽君臣上下与我等离心。若不是……若不是有他在其中离间的话,高丽国主也不至于如今和我们闹得这么僵。”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觉得有些沉痛。就他来说,高丽风平浪静,一直都对大汉服服帖帖是最好的,如果李珲真的一直都对使团言听计从的话,又怎么会招惹出现在这么多事端来?所以他现在不仅对李珲心有不满,连对金荩国也有几分恨意。
“这么说来,两国惹出现在的风波,金荩国也难辞其咎……”眼见施高艺说得这么痛切,太子也信了几分。
“还请太子明察秋毫,绝不要让那些小人得计!”施高艺一边说,一边重重地躬下了身来。
太子静静地看着他,片刻之后示意他抬起头来。
“我知道了,施团长,你随我一起去见金荩国吧。”然后,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这个金荩国会说汉话吗?”
因为施高艺之前就打算欺骗他,所以他现在对对方也只是将信将疑,并没有完全当真,再说了,金荩国身为高丽朝廷辅臣,地位极高,也不能不予以尊重——哪怕是表面上的尊重。
至少,客客气气的接见还是必须的。
“高丽君臣仰慕中原文化久矣,上上下下早已经熟习汉文。”施高艺连忙回答,“虽然之前为了方便下民读书习字,之前的一代先王虽然创制了高丽文字,但是上层还是一直都使用汉文的。”
“如此就好,这倒也方便我来见他。”太子微微点了点头。“施团长,等下我接见他的时候,如果有什么地方词不达意,麻烦你为我们两个居间翻译一下吧,但是……轻易不要插言。”
“臣明白。”施高艺心里明白太子大概对金荩国已经有了戒备,所以也微微一喜,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
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代表高丽朝廷奉迎中朝太子的领议政大臣金荩国也正在江华岛上的官衙里面焦急地踱步着。
这里的空气让他感到十分难受。
从他开始记事以来,江华岛一直就是一个人人闻之色变的名词,在两百年激烈的党争当中如同梦魇一样缠绕在每一个人的头上,所以一来到这个岛,他就浑身上下都感觉不舒服,仿佛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他出身于高丽两班贵族,从小就承蒙父辈的荫庇进入了高丽的朝廷当中,成为士大夫的一员,并且在世事变幻当中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平步青云来到了如今这个领议政大臣的位置上,可谓位极人臣。他平素一直安居在汉城当中,养尊处优,享受着极为富贵的生活,何曾来到过这么粗鄙的地方?
更加让他感到难受的是,这个地方如今已经近乎于变成大汉的国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