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页

可这景象看在青县士绅百姓眼里,却是完全不理解,他们这边也有打过仗的闲居武官,也有经历过沙场的老兵,更多人则是见识过官军的做派,这边毕竟是靠近顺天府,又是运河边上,兵马调动之类的也看过不少,但他们却从没见过赵家军这样的做法。

“……又不是在青县长住不走了,修这么用心干什么……”

“……出去劳军的时候,听贼军头目说,马上就要拔营北上,这些难不成还要拆了,这不白费力气吗?”

“……你说这些反贼能不能打赢,做派倒是真不差,比那些官军大爷强太多了……”

“……怎么可能赢,咱们大明朝廷那是真龙,那千年万年传下去的,这伙贼人值什么,你听说没有,朝廷这次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几十万啊,这伙贼军才多少人,怎么可能打赢……”

“……可惜了,这贼军做得可真是规矩体面,看着那营盘也齐整,比起那官军还像官军……”

不管私下里怎么议论,青县士绅百姓在这个时候肯定要殷勤奉承,劳军供应巴结的时候,倒真是看了不少赵家军营盘的景象,可也看不明白什么,他们只知道朝廷来了十万几十万的大军,可他们怎么看这赵家军也就两万左右,这谁输谁赢自然有个判断。

所以尽管这青县县城北赵家军打开,可士绅百姓们的热情和殷勤始终隔着一层,如果不是赵家军的马队封锁严密,恐怕过去通风报信的人都会很多了。

城内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腿脚已经不灵便,听说城外来了军纪严明的反贼,就想要出去瞧个新鲜,儿孙们自然不愿意,那老汉倒是想得明白,左右没几天好活,怎么也得看看这从没见过的营生,河间府可是太平了百多年,反贼什么样子实在想不出。

儿孙们抗不过,就弄个板车拉着老人家去城外营盘那边走了一圈,这几天瞧新鲜的也是不少,赵家军也懒得理睬,甚至私下里也在议论,说咱们这次出兵,没见到怎么大打,倒像是一路敲锣打鼓唱戏过来的,那老汉看完之后也是心满意足,觉得看到了稀罕的光景,等回家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的说了句“倒是和戚大帅兵马很像”。

第1251章 军阵如坚城

从前戚继光镇守蓟镇的时候,也曾多次带兵沿运河上下,青县这边的老辈人倒是见过,但也没人把这老汉的言语当真,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风波掀起来。

尽管这气氛弄得很像是春游出行,可赵家军此时已经绷紧了,毕竟青县距离静海太近,现在已经接近北直隶的腹心之地顺天府,这边的县城和县城之间距离很近,而且又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青县到静海的路程不过是快马几个时辰而已,对方的骑兵想要突袭很容易。

让赵家军意外的是,从静海县那边最先过来的不是官军的侦骑探马,而是从静海县那边逃难过来的士绅百姓,有的是车队,有的则是背着行李步行,他们倒也不是来投奔赵家军,只是想尽可能的离现在的静海县远一点。

按照这些静海逃难百姓的说法,眼下的静海县城已经乱成一团,城内城外都是苦不堪言,蓟镇边军先行入城,占了城内最好的一块地方,然后宣府边军也是赶到,他们自然不甘心要在边角居住,加上两个边镇彼此间本就有矛盾,在城内就差点火并起来,还是宣府总兵主将张继先大力弹压才维持稳定。

这时候京营和北直隶保定、真定两镇还没到,可城内已经是近三万的官军,这么多士卒根本没办法约束,头天晚上城内就有几家殷实富户满门遇害,钱财不见,女眷都被糟蹋的不像样子,其中还有一户举人,这几户还是能告状的,很多百姓人家遭祸都没有人理睬,更不要说因为几路兵马出发的都很仓促,民夫辎重都严重不足,直接就地征发,这对静海县更是灾难,士绅百姓们立刻开始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