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知足就好啊。”王贤笑道:“榜下即用虽然不如老虎班,但以你家长辈的本事,所谓分发各省补用,也不过是走个形式,也没什么区别。”庶吉士坐馆三年,散馆后若为知县、知州,即可带缺出京,便叫‘老虎班’,到了地方上便立即任用,不必候缺。而‘榜下即用’,乃是没入选庶吉士的进士,直接分发各省排班候缺。往往要先在上级衙门跑上一阵子腿,才能补上知县。至于这一阵子是多久,就看个人的运气和本事了,要是没运气和本事,枯坐三年冷板凳也是有的。

不过李寓家里在朝中有人,他伯父已经是从二品布政使了,断不至于让他久候。

王贤又望向林荣兴和王翰几个道:“那你们呢?”

“我们还是要碰碰运气的。”几人笑道:“这次咱们浙江和江西的一干高手都不在,不趁这次试一试,那要后悔一辈子的。”

“是啊,要是这次还选不中,我们也没啥好后悔的了,确实是水平不济啊……”众人哈哈大笑起来,真叫个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

王贤看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心底竟涌起强烈的羡慕,他真想用身上的四品官服和他们换,不为别的,就为他们可以远离接下来的洪流漩涡,尽情享受一段新科进士的春风得意……

见他有些走神,众进士的笑声渐渐小了,不过王贤的反应也快,很快回过神道:“我方才突然想到,原来的翰林学士梁潜梁大人,本来应该是你们的座师的……”

众人一阵唏嘘,梁潜梁主考因为科场舞弊案,被贬为平民,已经黯然离京,半生心血化为泡影,实在令人同情。不过于李寓几个来说,若非换了主考,他们也不能够取中,所以心下对梁潜并没有多大感觉。

“不过梁潜虽然走了,如今的翰林院,还是江西人的天下,”但显然王贤不是在乱发感慨,他淡淡道:“胡阁老可欠我一个人情。”

众人登时就明白了,若非王贤在科场弊案上力挽狂澜,胡广的脑袋肯定要搬家了,整个江西帮都要鸡飞蛋打。所以王贤说胡广欠着他人情,实在是谦虚了,说他是整个江西帮的恩人也不为过。

馆选这种事,本就不像科举那么严肃,取谁不取谁,也没有硬性标准,只要王贤稍微示意一下,翰林院的那些人,肯定会给他个面子的。

众人闻言一阵狂喜,这无关乎什么节操之类,科场厮杀这么多年,他们早就明白,考场就是战场,以胜负论英雄,哪管你使什么手段,只要不被抓到就是好汉。

李寓闻言一脸垂涎道:“听大人这么一说,连我都想改主意考一考了。”

“你省省吧。”王贤白他一眼道:“真让你坐馆三年,天天修史编书,你耐得住么?”

“那还是算了吧,人生苦短,有几个三年啊!我还是及时行乐吧我!”李寓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你可悠着点!”有同年笑道:“听说当上知县后,有两件事必做,分别是‘取个号、纳个小’。你取个号无所谓,关键是纳个小,可千万得有节制!”众人又是一阵哄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