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跪在那里,像等待审判的犯人一样,等待着皇帝的宣判。
终于,朱棣站住脚,冷声对太子道:“朕今天累了,你先回去闭门思过,待朕查清事由再做处置!”
“是。”父子俩应声谢恩,心里齐齐松了口气。虽然不过是缓刑,但总算躲过这当头一刀了不是?
待太子太孙退下,纪纲便在外面求见。
朱棣让他进来,纪纲跪下禀报道:“启禀皇上,锦衣卫奉旨将东宫属官并留守京城主要官员拘拿审问,现已拿下一干罪员,请皇上过目!”说着呈上长长的名单。
朱棣一看名单上,自吏部尚书蹇义、内阁大学士杨士奇以下,竟有足足二百余人。不禁面色难看道:“你要兴大狱么?!”
“臣不敢,是臣误解了圣意么?”纪纲能在锦衣卫头子位上十余年,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消息灵通,见风使舵便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当他看到太子父子安然无恙离开乾清宫时,便知道皇帝并未下定决心废储。他赶忙叫手下暂时不要为难那些大臣,自己试探一下风头再说。
“当然,朕只是让你查问,没让你抓人!蹇义、金忠这样的重臣也抓,你要朝纲震动么?”一试之下,皇帝果然大为光火,纪纲便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太子不会这么快就倒了!
“臣愚不可及,罪该万死!”纪纲马上小意道:“皇上不让抓,这就全都放了。”
“也不用都放,”朱棣哼一声道:“东宫的属官,还是要审问清楚的!”酝酿了这么久的雷暴,不可能因为朱瞻基几句话,就能消弭无形,终究还是要劈下来的!
“是!”纪纲精神一振,这样也能向汉王交差了。“皇上还有何吩咐?”
“把蹇义、金忠和杨士奇带到北苑去,朕有话要问他们。”朱棣吩咐一句,纪纲赶紧应下。
锦衣卫诏狱,是个令人闻之色变的鬼地方,蹇义、金忠一干大臣,万万想不到前一刻他们还在皇宫中高坐宴饮,后一刻就被下了大狱。好在没等他们品尝到锦衣卫的酷刑,那边又下了急令……除了一干东宫属官外,其余官员一律释放。
这真是天威难测,福祸难料啊!几位老大人面面相觑,心情并未因获释而放松……因为东宫属官依然在诏狱里,这一太子失势的信号,实在再明显不过了!
这时候纪纲过来,笑眯眯地朝众大臣拱手赔罪道:“一场误会,让大人们受惊了,是纪某的不是,改日兄弟摆酒向诸位赔罪,诸位大人务必赏光!”
众大臣恨不得吐这厮一脸老痰,可一干东宫属官还在诏狱里,他们不得不压着性子问道:“纪大人,到底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