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李谦一到军营,就取代王贤成为幼军的二号人物,而且这老太监可能和王贤八字相克,跟他特别不对付。凡是王贤说的话,都被他批得一文不值,王贤见太孙明显更相信这个老太监,加上自己确实对军事不在行,所以凡事干脆闭嘴,让他们去做决定,自己只一心一意照料好将士们。

这会儿朱瞻基被李谦勾起爬山的兴致,兴冲冲地对王贤道:“同去同去?”

“我可没殿下这么好的身板,还是一动不如一静。”王贤苦笑道。

话音未落,就见李谦阴森森的目光扫过来,王贤无奈问道:“我又说错什么了?”

“谁教你的规矩?可以在殿下面前自称‘我’?你应该自称‘臣’,”李谦冷声道:“还有在咱家面前,你也不能自称‘我’,而是‘小人’。”

“好吧,小人错了,臣累了,殿下和公公去爬山吧。”王贤已经被他整得没了脾气,只好有气无力地认错。

李公公这才放过他,和朱瞻基去爬山了,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王贤无奈摇头。

“军师别介意,”朱瞻基的贴身太监陈芜得了马上疮,趴在大车上不能骑马,自然也没跟着,安慰王贤道:“李公公在潜邸时名叫保儿,保的就是太孙这个麟儿。太孙殿下从小就是他看着长起来的,两人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说着叹口气道:“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李公公就不太喜欢太孙殿下对军师言听计从。”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王贤笑笑道,心中暗骂,老东西还我小黑!

过擒胡山七天,到了广武镇,这里是洪武五年,岐阳王李文忠北征时的囤粮基地。当年遗下的城堡,经过永乐八年那次北伐的修缮,基本完好无损。这里也将是这次北伐的囤粮基地,从后方运来的粮草中,二十五万石左右由三万辆武刚车运送,随军队进军。其余的将集中囤积在此处,作为返程之用,这样可以为大军极大的减轻负担。

而且从过了广武镇后,大军的行军速度慢了下来,经常上午行军,中午之后休息,甚至还会在途中休息一至数天,让军队恢复体力、养精蓄锐。因为从这时起,就正式深入瓦剌人的腹地,战斗随时有可能打响!

然而到了五月二十三,明军抵达饮马河,却仍未与蒙军相遇。到了五月二十六,天气突然炎热起来,王贤一问吴为,才知道竟然到了夏至日!从立春日离京出发,竟一直走到了夏至!

‘万里长征也不过如此吧……’王贤立在饮马河边,心中飘过一丝无聊的念头,三个月来的艰苦历程,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他,将他身上的那些庸俗市侩统统都磨砺掉,露出一个男人本来的坚韧和勇气。回过神来,他嘶声问道:“没有再减员吧?”

“又有三个弟兄去了……”吴为轻声道。

“唉……”王贤叹口气道:“破百了……”

“长途跋涉,疲劳和疾病,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加上天又热了,恐怕往后减员还得更多。”吴为叹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