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除奉孝外,又有何人懂某?”

曹操起身走到窗口,望着凋零的窗外景致:“某少年之时曾献刀刺董、陈留募兵、会盟酸枣。领军攻董卓,击李傕、郭汜,迎陛下入许都!桩桩件件,哪件不是为了汉家朝廷?”

“可如今呢?”曹操猛然转身:“某成了汉贼!成了天下共讨的逆臣!甚至逼着陛下杀死董贵人……”

“曹公之心,我等尽知。”郭嘉说道:“荀公最忠汉室,诛杀董贵人,他并无一言。曹公此举,绝非无人可懂!忠臣良将并非盲从,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臣,曹公不过在行该行之事罢了!”

曹操沉默。

乱世之臣最是难做,若是弱了便将遭人兼并,落个家败身死!若是强了,又将受人闲言,成为国贼、逆臣!

“某刺董不成,逃亡途中曾经有言,宁可某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某!”曹操说道:“而今回想,此言大谬!”

郭嘉并未言语。

他并不认为曹操是如此为人。

若曹操果真负了天下人,谋臣武将谁肯投他?

“某不负人,人若负某,不死不休!”曹操说道:“董承假传衣带诏,乃是他先负某!诛杀董贵人,定将有人对某口诛笔伐!”

曹操话锋一转:“然而又能如何。征伐天下、匡复汉室、荡平天下群雄,某才是大汉脊梁!”

“曹公雄才大略,某心拜服!”郭嘉说道。

“刘岱、王忠兵败徐州,某意欲亲征,奉孝以为如何?”

“袁绍优柔寡断,董承假传衣带诏,曹公意欲讨伐刘备,正是袁军大举南下之机!”郭嘉说道:“他却只是隔河观望,并无进军之想。曹公征伐徐州,只须部署大军留守许都,袁绍定不敢妄动!”

“某担心者,乃是袁显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