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只是一封举报信,万一放点别的,自己这个办公室的主任,可就难辞其咎了。
曾毅往办公椅里一坐,抬手拿起茶杯,里面包起帆泡好的茶,此时刚刚好,包起帆这个大管家还是很合格的,才几天的工夫,就完全摸透了曾毅的时间规律。
包起帆把要汇报的材料,以及那封信,一起放在了曾毅的桌上,道:“县长,要是没别的事,我就先出去了?”
“你去忙吧!”曾毅一点头,示意包起帆可以离开了。
喝了半杯茶,曾毅就拿起开发区这次招商的成果汇报,材料足足有十多页,不过前面的都是八股文,毫无实质性的内容,只有最后的半页,才是取得的成果。
曾毅看了一下,发现成果很不理想,这次招商推介会只签订了三家,都是很不起眼的小项目,没有什么科技含量,而且还只是签订了初步的意向,至于最后能不能成行,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呢。
曾毅就摇了摇头,吹嘘了十多页的辉煌成果,最后挤掉泡沫之后,就全是水了。
放下那份材料,曾毅又拿起了那封举报信,就是一张白色的信封,上面写了三个字“县长收”。字迹潦草不堪,而且还有个错别字,把“县”字里面写了四道横杠。
第五二七章 大大大排场
从信封上的这个错别字,就基本能推断出这个写举报信人的基本信息,这个人很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应该是下面乡镇里的农民,而且岁数可能会大一些。
曾毅一边想着,一边就拆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两页纸,他没有着急看内容,而是和信封上的三个字做了一下比对,发现字迹是一致,看来这封信应该是有人写好之后,然后托在县政府工作的人塞到自己门缝的。
里面的内容,是举报龙窝乡政府的领导利用职权,把几个乡办的煤矿都转给了私人,而且转让的价格低得惊人,一座年产值几个亿的煤矿,只用几百万就转让了,而且在转让的时候,煤矿是正常生产的,不存在任何经营困难。
曾毅看完举报信的内容,就坐在那里沉思,关于龙窝乡的事情,包起帆早就暗示过,曾毅这几天也看了不少相关的材料,龙窝乡是县里唯一一个产煤的乡镇,拥有几十口井,大大小小十四座煤矿,这些煤矿的产量都不低,而且销量很好,但奇怪的是,龙窝乡历年向县里贡献的财税,最高也没有超过两千万,最低却只有区区的三百万。
这很不正常!
挖煤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只要挖出来就能换钱,粮食生产还需要一个周期呢,而煤是天天可以挖的,这几年煤的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按照产量来计算,龙窝乡这十四个煤矿每年的利润,应该超过十亿了。
如此巨额的利润,最后到了县里,却连残羹冷炙都没剩下两口,那么这么一大笔的利润究竟都去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