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释晨好像没有听到谢军的话一般,自顾自的说道:“在德国尼德齐默恩小镇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因为战争让小镇的一段公路坑坑洼洼,车辆行驶起来非常不方便。可是却因为小镇经费相形见绌,一直没能修理填补,这个时候新上任的年轻镇长想到了一个办法,不但修好了这条路还为小镇赚了一笔钱。在场有没有记者朋友可以猜到这个尼德齐默恩小镇的镇长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苏释晨抛出了问题,修路本身是花钱的这点毋庸置疑,可是故事之中镇长想到的办法不但没有花钱还赚了一笔钱,这是什么办法?在场的记者都迷茫的摇了摇头。

“这位谢军记者你知道吗?”苏释晨直接点名。

“我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因此对于这位年轻阵仗所想到的办法并不知道。另外,苏作家你所讲的这个问题与我刚才的提问有关系吗?”

“谢军记者的这个语气似曾相识啊!我小学的时候在课堂上也经常向老师问这种自以为非常聪明的问题,最后听老师讲完课才发现这个聪明的问题事实上是非常愚蠢的。”苏释晨的话在让在场记者轻笑,这话是在说谢军就是在课堂之上提愚蠢问题的小学生。

谢军脸色铁青,直勾勾的盯着苏释晨,他倒是要看看苏释晨怎么来回答他的问题,他倒是好看看这个上面德国小镇的故事有什么用!

“这位年轻的镇长出人意料地举办了一个拍卖这些路坑的活动。”

拍卖路坑的活动?路坑买来干什么?买来恶作剧坑人?

这个不现实,所以就有记者提出了疑问:“这种拍卖会会有人参加?”

苏释晨环视:“大家都认为这种活动没人参加吧!”

都点了点头,谁会没事买坑?

苏释晨双手撑在讲座之上,给人一种非常强势的感觉:“恰恰相反,这次拍卖会非常的火爆,那条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洞全部都被拍卖光,反而有一种供不应求的感觉。”

所有人满脑子雾水了,买坑还供不应求?这些德国人是傻子吧,或者是这是德国的传统,德国人就喜欢买坑?就喜欢被坑?

“大家可能觉得不能理解,为什么路坑这种东西会有如此多的人抢着买,这一切都是一个那个镇长想的办法。”苏释晨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位镇长先是通过电台将这条路宣传成为了天使之路,再然后在电台发布消息,谁将路上的坑填上,他的名字就可以树立在路边,也就是在这条天使之路上永远留名,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路坑的拍卖才会供不应求。”

苏释晨摊了摊手:“这就是年轻镇长的智慧。”

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大多数的人都是好名利的,所以可以留下好名的事情自然是争先恐后,再加上这一条路可是天使之路,自然是供不应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