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此次案件的张某与王某是成年人,成年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了一本书,这就好像有人用一把刀自杀,难道要去起诉那位卖刀的人?或者是去起诉造刀的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全部都有罪,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弄不好我们都是杀人凶手。

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像我刚才举的例子,要自杀也是自己的事情与刀子无关,同样王某与张某的盗墓行为完全是自主的行为与《鬼吹灯》无关。

《鬼吹灯之精绝古国》没有炫耀赞美盗墓这种行为,书中的盗墓贼哪次盗墓不是险象环生?可谓是十死一生!所以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之上《鬼吹灯》还制止了盗墓的发生,因为书中描写的盗墓真的太危险了。

我认为新闻总署的领导让《鬼吹灯》出版完全是正确的决定,《鬼吹灯》可以销售大火完全是书籍本身的质量。

杨界之这篇《<鬼吹灯>我之所见》可以说是完全针对周静朋所写的《<鬼吹灯>鬼话连篇,导人向恶》,两人的观点完全就是相对立的。

对于杨界之的观点苏释晨非常的赞同,在前世地球有一个例子,在米国曾经发生过一名男子模仿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abc杀人案》创造了非常轰动的一场杀人案件,难道也要将克里斯蒂这位侦探女王的小说封掉?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想要黑掉对手就非常简单了,买通一个人让他按照对手书中的剧情模仿,然后造成不良影响,于是乎对手的书就封掉了,善莫大焉!

周静朋在文化圈声望很高,杨界之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两方都有不少的支持者。

“鬼吹灯这种导人向恶的书应该毫不留情的封掉!!”

“还导人向恶,一个成年人如果连是非曲直都分别不清楚这还叫成年人?”

“封掉”“支持,鬼吹灯威武!”

……

一方力挺《鬼吹灯》,一方要求封掉《鬼吹灯》,两方完全就是对立,激烈的交战两方僵持了起来。

不过《鬼吹灯》的销量却因为这次的事情再次掀起了一个销售巅峰,原本有非常多对盗墓这个题材不喜欢的读者,纷纷都去买这本书,都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小说才可以让人有一股想要盗墓的欲望,他们就是想要知道是什么样的书籍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然后还有一些人是凑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