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页

半个小时后。

王泽辉在苗圃坐定,摊开了专门携带而来的资料:“废话不多说,我就直接开始了。有人说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应该植树造林,这就是乱讲,但我们也不能和这些人一样,为了反对而反对,把所有的事情一概而论。就说冀北坝头的问题吧,全盘造林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生态效应上看,都不太合适,最好外围用速生灌木间杂长周期抗旱乔木,内层辅助灌、乔木和大面积草甸的治理办法……”

“那为什么最开始不用这个办法?”

“最开始?那个时候沙漠都要逼近京城了,哪有那个美国时间去慢慢来?重病就要用猛药先抢一口气,再用温方子慢慢养。”王泽辉哼了一声,随后摊开了手上的地图:“你看,坝头的几个沿坝和淖子就不说了,这部分天然林加上灌木林,森林覆盖率差不多达到了20,剩下也是草原环境,主要是县内西北地区的人工速生杨树林,这一块覆盖率较低,加上荒漠特征气候,所以一直是林业工作重要区域。”

“需要更新换代的杨树林,就是这一部分?”

白晃使劲儿眨着眼珠子。

“对,就是这一部分,如果坝头地区的防护林更新工作不做好,京津地区的环境近年内难保不会继续恶化。”老人有些忧心的叹了口气。

德鲁伊翻了翻老人带来的资料,上面显示,坝头地区林地总面积约有400多万亩,其中人工林占到了17,而因为这些林地,三年内年均大风日由10年前的每年90多天,降低到了现在的每年一个月,沙暴日数也由26天降低到了5天上下。

现在需要更新的防护速生杨树林,差不多有60万亩面积,总投入三亿元。

不考虑精神力和体力问题,按照自己现在6级德鲁伊所能调动的自然之力,他可以每天搞定五千亩林地的更新。

也就是说,120天,4个月后,他就能解决这个让人无可奈何的癣疥之疾了?

按照1:2的回报率,这事儿完了以后,他立马就能升到7级啊!

想到这里,白日光的心脏难以抑制的“扑通扑通”跳了起来,但是考虑到事情的合理性,他还是多嘴问了一句:“那个……王老,在那边一亩林地的治理成本,大概得要多少钱?”

一说到这个问题,王泽辉的脑门就皱起了深深的纹路,简直都可以夹死苍蝇了。

他连资料都不用看,相关数据张口就来:“国家加地方,每亩地的治理款项差不多有6、700,但连带种子、苗木,整地,以及后期管理,一亩地的实际费用最少也得4000多。”

“这个,差距有些略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