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不去了,西域的战事要紧。大人身边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我应该回去帮他。”

东方朔想了想,摇摇头。“不,你还是去长安比较好。只有你才能将西域的情况告知天子。或是请天子下诏,或是游说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去西域,都比你一个人更有用。如果有时间,你去一趟上郡,面见李广将军,把西域的情况告诉他,让他安排一些人手,也是好的。”

李舒昀觉得有理,与郭文斌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兵分两路。他和郭文斌带着大宛马,护送巴图先赶回长安向天子汇报,商队由其他商人率领,缓缓前进。反正已经进入汉境,不用再担心匈奴人的袭扰,他们走慢一点也没关系。郭文斌可以事先替他们安排好销售渠道,他们到长安就可以交易,并不耽误时间。

为了保护东方朔,也为了提高自己的行动速度,李舒昀命令灵狐率领大部分佣兵随东方朔返回西域。虽然对这些佣兵来说,离长安这么近,都没机会看一下长安城有些遗憾,可是保护东方朔的任务更重要。只要帮梁啸立下大功,以后来长安的机会多的是。

商议已定,李舒昀和郭文斌领着五十名佣兵,赶着百余匹大宛马赶往长安。临行之前,李舒昀避开郭文斌等人,悄悄的将藏宝地点告诉了东方朔。

东方朔心领神会,眉开眼笑。

第298章 话不投机

龙勒水。

军臣单于勒住了坐骑,又看了一眼刚刚收到的木简。

木简上没有文字,只有简单的图画。除了口头传达,匈奴人都是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消息,而且都是不能轻易泄露的消息。

南方的汉朝派了三名大将赶赴边疆,其中包括著名的飞将军李广,这让军臣单于非常不安。

汉朝皇帝想干什么?这两年,匈奴人并没有大规模入侵,边境一直比较太平,双方相安无事。就连去年遭遇大雪,他都没有入境劫掠,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怎么汉朝人还不满足?

难道是那个老太后死了,小皇帝想学他的先祖刘邦,来试试匈奴人的弓马?

军臣单于心里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愤怒,又有一丝隐隐的不安。大屠耆多次和他说,这个小皇帝不像他的祖父刘恒,也不像他的父亲刘启,反倒有些像他的曾祖刘邦,是个雄心勃勃的皇帝。即位伊始就想改祖制,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压制他,现在不知道会折腾成什么样。

军臣单于为此很担心。他担心汉朝不再听话,不再像以前一样和亲贡奉。匈奴人已经习惯了汉朝的各种好东西,如果汉朝人要反悔,他们会很不适应。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军臣单于才不愿意汉朝派使出使月氏。且不论月氏是否可怕,派使者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反抗的意识。他抓了张骞,汉朝又派了梁啸,如今梁啸在大宛搞出那么多事端,他不得不万里西征,打断汉朝皇帝伸出去的手。